病以「罕」為難(五)

天峯醫生 | 2024-09-25

筆者在之前一系列文章中,以不常見疾病為主體,闡述了香港現行醫療制度面對高昂醫療費用疾病的窘境。

窘境並非因為香港要求有特殊需要的患者,與其他患者「平等地」分享醫療資源;相反,正正因為我們要為幾乎所有病人,不論成本多少,都「結果平等」地提供同樣高的醫療水平。在醫療成本日益膨脹下,若果只盲目要求增加資源,根本不可能持續。

因此,我於上文中嘗試引用「截上游、暢中游、通下游」作為考慮框架。今回續論「截上游」中的應對藥物價格。

問題其中一個核心,就是不少疾病的藥費比以前高出數以十倍甚至更多,醫療期又變得更早更長。這類「昂貴疾病」其實不單包括不常見疾病,也包含一些常見癌症或頑疾。如果能夠降低藥物成本,當然亦能大大減輕醫療體系壓力。

不少疾病的藥費比以前高出數以十倍甚至更多,醫療期又變得更長,如能降低藥物成本,便可大大減輕醫療體系壓力。

首先,政府為經濟困難患者設安全網,包括透過關愛基金支援患者購買「極度昂貴藥物」。而醫管局於2005年起分階段推行公立醫院藥物名冊,現已包含數百種專用藥物。不過,有聲音認為醫院管理局的「藥物名冊」機制講求成本效益,以致大部分藥費高昂和適應症較少的不常見疾病藥物難以被納入。但事實上,「藥物名冊」每年都會由專家委員會審議更新,被收錄名冊的藥物必然要先考慮有醫學實證支持,也要顧及資源分配的持續性。

沒有免費午餐

隨着醫護人員對不常見疾病認知度有所增加,早些替病人確診有助減少資源浪費。

此外,在緊急或特殊情況下,醫生可透過「指定患者藥物使用計劃」(Named Patient Programme)引入未經註冊或藥物名冊以外的藥物,替個別經濟能力較佳的患者提供最適切創新之治療。可是,這當然仍要經過一定繁複的程序,患者也可能需面對長期沉重的經濟負擔。

所以,最好莫過於直接降低藥物價格。然而,這個世界的確沒有免費午餐。有效創新治療多涉及最前沿科技,藥物研發漫長又不確定。一些頑疾或癌症,患者數目較多還可能有較大空間,但在不常見疾病中,由於適用患者數目少,藥商在商言商,失敗成本也疊加到少數成功推出市場的成品,加上香港屬小市場,藥品價錢自然如天文數字。

相對地,內地與藥商議價的優勢不言而喻。於是有港人北上求醫買藥,以「平民價」買到在本港屬自費的「天價」藥品,也有團體建議本港加入中央採購機制,以降低藥價。

內地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高昂藥價一直是影響民生的重大問題,同樣經歷過令人望而卻步、單價近萬元的標靶藥物情況。然而,自2018年起,內地藥價管理機制進行革命性改革,改由國家醫療保障局統一與藥廠買藥,並以納入醫保藥品目錄為誘因,要求廠商減藥價,才有今天的「平民價」。

無奈,正如醫務衞生局指出,香港及內地屬不同關稅區,無法與內地統一買藥。但筆者想提出,民眾爭取降低藥價時,除了針對政府政策之外,也應留意這些藥商多是國際性機構,它們其實毋須在個別地區「收回成本」,即使在商言商,亦不一定要在小市場中「開天殺價」,商業利益中也應包含社會良心的考慮。

除了「截上游」,還有「暢中游」和「通下游」。

減少資源誤用

所謂「暢中游」,離不開精簡流程。以往不常見疾病因為不常見,醫護人員經驗有限,導致確診期漫長。當中可能出現延誤治療外,也可能浪費了不少資源在無關痛癢的醫療程序中。隨着大眾對不常見疾病的關注和認識提升,醫護人員對此類疾病認知度亦有所增加,兼且確診測試也比以前容易安排及精準,早些確診已有助於減少資源誤用和浪費。

此外,因為有了基因專家和團隊,不常見病或其他基因症患者有望可以得到更集中更專業的治理,省卻中間不必要的轉介和輪候,除了患者獲得更理想照顧之外,在整體成本效益上都應該有所裨益。

至於「通下游」,因為不是所有患者都需要第三層醫療的服務,尤其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療之後情況穩定,需要有機制令他們可以安心在社區繼續康復治療。善用社區資源和網絡把一群患者及照顧者聯繫起來,讓患者得到足夠支持。

另一邊廂,需要有機制令患者定期或在需要時不用重複冗長的排期程序,能有效率地到醫院獲得相應治理。

撰文 : 天峯醫生

[信健康] 續談罕見疾病挑戰,醫療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