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要通氣
有云:「下巴兜兜,一世無憂」,應沒科學根據。相反,如下巴細小後縮,確實讓人擔憂,因為這種輪廓令上呼吸道收窄,較易患上睡眠窒息症。
霖叔就是一例,他一直身形瘦削,年輕時除了鼻敏感外尚算健康;他50歲時,由於打鼻鼾影響太太睡覺,檢查確定患有嚴重的阻塞性睡眠窒息症,多番嘗試用正氣壓呼吸機治療,都因為各種理由而放棄;例如面罩漏氣、風大、口乾、鼻塞和氣壓大而不習慣等等。不幸地,他退休後因中風行動不便,繼而患上腦退化症,70歲不到就要由太太照顧。漸漸太太發現他飲水心急時會嗆咳,慢慢連進食也提不起勁,最終因為吸入性肺炎入院。經醫生及言語治療師評估,他只可進食經處理打爛的糊狀食物,同時要用凝固粉把液體調濃才可飲用。留院期間,發現他睡覺時呼吸停頓而血氧飽和度非常低。醫生了解病況後,就建議盡快做睡眠檢查。原來霖叔的中風和腦退化成因,都和嚴重睡眠窒息症有直接關係。
睡眠測試再次證實霖叔的嚴重睡眠窒息。醫生向太太提出解決方法,最初在日間試戴面罩,讓他適應氣壓和面罩的感覺;晚上等霖叔有睡意時才為他戴上口鼻罩。口鼻罩,或「全面罩」,把口鼻都一併蓋上,減少漏氣,這才能使正氣壓保持呼吸道通氣。同時,呼吸機要採用漸進式加壓,身體才較易適應。
另外,必須治療鼻敏感,以免鼻塞,鹽水洗鼻是其中一種辦法,天氣轉變時,可使用抗組織胺藥物。
若時光可倒流20年,霖叔初診時已接受睡眠窒息治療,也許他未必會患上中風,腦退化亦不一定那麼嚴重。睡眠窒息讓晚上身體各個器官得不到足夠氧氣,刺激腎上腺素上升,加重心臟負荷,長遠增加患血管病的風險。
作者為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睡眠窒息呼吸不順,專科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