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打勝疫戰 認識新抗原快測 檢測危險致病源

台灣藝人徐熙媛女士因感染流感不幸辭世,震驚華人社會,使我們感到極其惋惜,也令大家驚覺流感的可怕。
香港、亞洲和北半球多地現在處於流感高峰期,農曆年後情況可能更加嚴峻,我們必須保持高度戒備。除了趕快打流感疫苗,也要認識市場上出現「多合一」快測棒,以及其檢驗的多種致病源。知己知彼,才能打勝疫戰。
我們過去不厭其煩地提醒大家感染流感的嚴重性和接種流感疫苗的重要性。重點:一、流感是大病,可能大家常說「傷風感冒」,故以為「流行性感冒」並非大病。因感染「甲型流感病毒」所致的卻是嚴重病症:突發高燒、發冷發熱、混身痠痛、疲倦乏力、咳嗽喉痛,正常人隨時要病足一周方能好轉;二、對本身體弱多病的高危人士,患上流感就像在身體做成缺口,併發更嚴重的細菌性肺炎、敗血症、腦炎、多重器官衰竭,甚至致命;三、除做好個人保護外,接種流感疫苗是最有效預防措施:流感疫苗未必完全預防感染,卻肯定可預防重症和死亡,減低併發症四至七成;四、我們鼓勵所有合適年齡朋友接種流感疫苗,更重要是「愈高危、愈要打」;五、對抗流感有專門針對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抗病毒藥,「特敏福」(Tamiflu,每日兩次、療程五日)和更新的「紓伏效」(Xofluza,療程為單次一粒),治療高危或病情嚴重患者,在病發48小時內服用,可減輕病情和減少併發症三至五成。

「多合一」快測棒
在流感流行時期,若患者出現如上述的典型流感病徵,臨床上可視為確診流感,並考慮為高危和嚴重患者處方抗病毒藥。在社區裏,若要更肯定是否流感,還是其他呼吸道致病源,做快速抗原測試(RAT)就最合適。
「撩鼻」做RAT驗新冠大家都懂,隨着科研技術進步,市場上出現「多合一」快測棒,由「三合一」(新冠、甲、乙型流感)、「六合一」(加上「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肺炎支原體(MP)」,到今個冬季新出現的「十合一」(再加上「副流感毒病1/3型(PIV 1/3)」、「副流感毒病2型(PIV 2)」、「人類偏肺病毒(HMPV)」,還有最後一員「人類鼻病毒(HRV)」或「肺炎披衣菌(CP)」。

本欄去年曾介紹過「六合一」快測,現在介紹新加進快測棒的五種致病源。
測出五種流行病源
「副流感毒病」:這病毒(副黏液病毒科)跟流感病毒(正黏液病毒科)生物分類上不同科,卻都是球形的RNA病毒,但副流感毒病的病毒體較大,通常全年流行。如果跟流感比較,引發出的病症相若,但病情普遍較為輕微;它也是特別喜愛欺負兒童的病毒,容易引發幼兒「嘶哮症」(咽喉氣管支氣管炎)。在病毒分類上,1與3型是同屬不同種、2型和1/3型則是同科不同屬,表面的抗原差別大,故此必須分為兩個不同快測。
「人類偏肺病毒」:這病毒名字中的「偏」應解作「以外」,是較新近被發現感染呼吸道的RNA病毒。病毒結構和引發出的病情和RSV病毒相似,都是主攻一老一嫩,更容易引發「氣管炎」,觸發哮喘和慢阻肺病的發作,近年多次在內地發生小爆發。暫時沒有專門針對的疫苗及抗病毒藥。
「人類鼻病毒」:這是最常引起「傷風」的細小RNA病毒,主要病徵為流鼻水,甚少引起發燒或引發肺炎。因為這病毒最適合在攝氏33度生存繁殖,這大概就是鼻腔黏膜的溫度;若果再深入呼吸道裏,到達體溫37度時,便不適合病毒生長。鼻病毒全球全年流行,冬季更活躍;它有很多亞種,這次感染了這亞種,之後對另一亞種並沒有免疫力。
「肺炎披衣菌」:這是感染呼吸道的細小非典型「細菌」,並非病毒,可引致紅眼症(結膜炎)、咽喉炎、氣管炎和相對輕微的肺炎。這細菌生命周期和病毒相似,就是必須進入宿主的細菌內裏才能複製繁殖。如果確定是感染這細菌,醫生不會處方「盤尼西林」類的抗生素(盤尼西林的藥效為破壞細菌細胞壁上的「胞壁質」,而披衣菌細胞壁沒有這結構,故此不能殺滅這細菌);「巨環內脂」、「四環素」等抑制細菌蛋白合成的抗生素則有效。
RAT質素可參差,也有其局限,主要是「敏感度」較低,早期的感染較難檢測到。(更準確的檢測方法,也就是以「聚合酶連鎖反應」(PCR)方式檢測病毒的核酸。)診症時,若果先做個抗原快測,結果是陽性或陰性,對家庭醫生的處理會很有幫助。

撰文 : 顏寶倫醫生
[信健康] 淺談流感新抗原快測,醫生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