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營醫療收費缺乏透明度 政府倡立法推「套餐式收費」

2025-05-12

私營醫療收費缺乏透明度,近日再度引發社會關注。醫務衞生局揭示,過去曾有私家醫院按病房級別調整消耗品收費,連棉花的價格亦會隨病房而變動,價錢多達幾倍的差異,定價方式混亂、缺乏標準。局方直言,此類做法在國際上「極為罕見」,形容現行私營醫療收費制度複雜且計算不清。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以「沒有定價的廚師發辦(Omakase)」形容現況,批評部分醫院隨意定價,只會令整體醫療保費不斷上升,「水漲船高」,最終令市民即使卻步,已購醫保都不敢使用。

為改善現狀,局方提出立法建議,規定私營醫療機構公布價目表,要求私營醫療機構公布「基本服務項目」的收費資料,包括手術室、藥費、消耗品收費,並就約500項指定治療項目設立清晰收費表,有可能向違規者罰款,提升收費透明度,保障病人知情權。

政府認為有需要研究推行「套餐式收費」,期望簡化複雜計算方式。局方指出,須探討套餐涵蓋範圍及表述方式,以建立更清晰、可預期的收費模式,令市民更容易預算支出,更有信心使用私營醫療服務。

立法草案亦建議,若最終收費超出原預算兩成,醫院須向病人或病人家屬提供書面解釋。不過田北辰議員質疑兩成幅度過高,建議下調至一成,以加強病人保障。盧寵茂局長回應,醫療收費牽涉變數繁多,與旅遊等固定收費服務不同,需保持合理彈性。

張宇人議員亦對醫生巡房機制提出疑問,指曾有病人每日接受多名專科醫生巡房,每次收費逾千元,累計費用高達30萬元。盧寵茂強調,是否由多位醫生巡房應基於臨床需要,並須徵得病人或家屬同意。

盧寵茂表示,未來將訂立公布收費的合理時限,並設立具阻嚇力的罰則,以遏止不透明及隨意收費的現象,讓市民更安心使用私營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