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的雲南

去年趁聖誕新年假期和幾位影友去了雲南的沙溪及元陽梯田,主要是休息,若有合眼緣的景色當然不會放過。沙溪位處麗江及大理中間的劍川縣,是茶馬古道的重鎮,也像個穿越千年時空的古鎮。
發展初期,曾在2000年和瑞士簽下廿年復修古鎮合約。如今廿年已過,推廣旅遊還得靠電視宣傳。去年初內地電視劇《去有風的地方》把沙溪美景拍出來,令沙溪大熱。不過,內地聖誕是淡季,遊客不多,在劍湖及沙溪漫步亦有足夠空間感!
現今的沙溪比起廿年前來得現代,很多古建築已被改成餐廳民宿或商店。我們入住的民宿亦是從古宅改建過來,當中摻入些禪的元素,在糅合古典與現代風格下,總算保留千年古鎮的味道。巷外還有棵結滿果實的柿樹,為古鎮加添色彩和生命氣息,因眼見的沙溪已開始商業化。
古鎮亦是由小巷流水組合而成,順着水聲就會帶領大家到達河邊的玉津橋上,欣賞日出和晨霧。由於沙溪位處山谷,不能見到太陽從地平線上消失或出現,但日出日落可欣賞天空,以及玉津橋上的色調轉變,若有晨霧炊煙配合也不失是個美景。
文化遺產
這一帶是白族聚居之地,有殺豬宴的習俗,亦以此招來遊客。基本意思是近農曆新年時殺一頭豬,以燒烤形式分享鮮肉,吃不完的就製成火腿及臘肉,為整年提供肉食。從沙溪到大理的路上見到每間屋的建造都很美,顯出富貴格局,疏落有序,以為去了日本鄉鎮。據當地人說,白族人願望把錢儲起來建造美好家園。

從大理乘高鐵到紅河再轉車到元陽梯田時,平地較少,整個面貌都有所改變,那些傳統哈尼族的蘑菇屋和白族的截然不同。元陽和我到過廣西桂林的龍脊梯田不同。元陽梯田的範圍大得多,要由建在山腰的馬路連結起來。若說龍脊要透過雙腿去發掘,元陽就要透過汽車和雙腿。
最重要是這地區已被定為文化遺產,不能輕易改動建築物。我們住進一個名為阿者科的古老哈尼族村民宿,房間就座落在千年梯田之上,往下走經過梯田可參觀傳統蘑菇屋和住滿哈尼族的古村落,往上走約十層樓的路程可到達路面,只可惜住在阿者科那幾天都受大霧籠罩,視野有限,只在元旦日往梯田觀日出時才有忽然的驚喜!
這旅程探訪的千年古鎮及梯田,加深我對雲南及其少數民族認識,見到語言發揮的魔力將各少數民族連結起來。雲南似乎避過了近代的戰亂,讓無數文化遺產得以保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