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忙都市隱形殺手 「交通時間」引發健康警號

顏寶倫醫生 | 2025-01-23

在城市工作生活,很多朋友難免花不少時間在「搭車」之上。這會怎樣影響健康呢?

返工放工坐車時,當然「有位坐」最好。但長時間花在交通上,同時也算增加了久坐時間,那又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早前美國一項觀察研究發現,交通時間每增多30分鐘,平均每晚睡眠就減少11分鐘。結論是交通時間愈長,失眠和患上各種睡眠障礙風險愈高。那又該如何解讀呢?

車廂上小休

我們每人每日都有24個小時,花了交通時間在返工返學上,餘下時間就自然地減少了,最終需要犧牲來補償的,多數就是睡眠時間。同時,想想什麼朋友需要花較多時間在交通上?通常都是勤力上班搵食、努力上課學習的朋友。這組別普遍都是忙碌、緊張、大壓力的一群,因此理應睡得較少較差,有更大風險出現失眠及其他睡眠問題。

下班下課時段並非正常睡眠時間,如用這段交通時間睡覺,可能擾亂夜晚睡眠質素,不利健康。

另外,返工放工乘車時,假如有座位可安全舒適地坐下,那除了在玩手機外,最常做的應是瞓覺、打瞌睡。那對身體健康有沒有影響?疲倦時睡覺,屬自然不過之事。至於乘車時瞓覺,就要看看時段了。如果在大清早出門,原本用來睡眠的時間,卻用來乘車,那麼乘車時補眠一下,對身心狀態該有幫助。因在早上乘車時小睡,時間上跟生理時鐘尚算吻合,「叉夠電」便更加精神地開始工作學習。

然而,到了收工放學,通常都是黃昏時段,那就不建議在乘車時睡覺,因這時段並非正常睡眠時間,如果這時用來睡覺,那就有可能擾亂夜晚的正式睡眠,影響睡眠質素、增加失眠機會。對此,收工後如果真的太累,那就不如早些正式上床睡覺,對整體睡眠質素和身體恢復狀態更好。

機艙症候群

另一種必須在交通工具久坐的情況,當然非「搭飛機」莫屬。乘搭長途機時,其中必須小心預防的,就是「機艙症候群」(以往常被稱作「經濟機艙症候群」,其實無論乘搭的是商務客艙或頭等客艙,只要是長途客機(旅程超過5個小時)久坐不動,都有這病症風險)。這病症正式名稱為「深層靜脈血管栓塞」(Deep Vein Thrombosis, DVT)。靜脈血管是把血液回流心臟的血管,不會跳動。我們四肢上的「青筋」是「表層靜脈血管」。那「深層靜脈血管」則藏在四肢內,被肌肉包圍着的粗大血管,看不見、摸不到。

在乘搭長途機時,慎防「機艙症候群」發生。

深層靜脈血管主要依靠周圍肌肉在收縮時,擠壓到血管,把內裏的血液壓縮回流。當我們乘坐長途客機時,長期屈坐在椅子上,下肢肌肉停止活動,結果令到深層靜脈裏的血液滯流在內。如果血液因着長期滯流而在靜脈內凝結,那麼便出現「深層靜脈血管栓塞」。因血液不能從靜脈如常回流,腳掌和小腿便會腫脹和疼痛,表層靜脈也可能更明顯。病症通常在單一下肢出現。如病人因單邊下肢腫痛求診,醫生問診時發現病人近期有乘坐長途客機,就必須考慮是否判斷為深層靜脈血管栓塞。

深層靜脈血管栓塞不只跟飛機客艙有關,它更常見於腹盆腔、腰椎和下肢手術後,病人需長時間臥床,加上下肢不活動之時。高危因素有懷孕、肥胖、吸煙和患癌等;而雌激素會增加血凝結的傾向,故此女性和服用避孕丸都有更高風險。

患上肺栓塞

DVT已屬大病,但它有個更加嚴重、可致命的併發症,就是「肺栓塞」。如果凝結了的血塊從下肢靜脈脫離,便可經過正常靜脈血液循環回流到右心房、右心室,再經「肺動脈」沖到肺部,並阻塞在愈來愈狹窄的肺動脈裏。肺部功能是讓氣體和血液在肺的小氣囊作交換;肺部血管若被阻塞,便不能進行氣體交換。萬一肺栓塞影響到兩邊肺部和範圍廣大,患者便會缺氧窒息,因而有致命危險。因此,若患有DVT的病人突然出現氣促胸痛徵狀,必須考慮判斷是否患上肺栓塞。

農曆新年長假期是搭飛機外遊高峰期,大家必須留意預防機艙症候群。多喝水、多做下肢肌肉伸展運動、穿上壓力襪都是預防方法。

乙巳蛇年將至,香港家庭醫學學院謹在此祝各位讀者靈巧像蛇,多做運動,少點久坐,身心健康。

www.hkcfp.org.hk

撰文 : 顏寶倫醫生_香港家庭醫學學院

[信健康] 搭車久坐對身體影響,專家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