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乾眼症

葉佩珮醫生 | 2025-04-23

「佩珮醫生,年紀愈大是否會導致眼乾?」

隨着年齡增長,乾眼症變得愈加普遍,約有5%至30%老年人受到乾眼症困擾,其中女性的發病率高於男性。老年人乾眼症的症狀包括異物感、短暫視力模糊、畏光和疲勞,特別在傍晚時分更為明顯,甚至可能出現因乾燥刺激而反射性分泌的低品質淚水。根據乾眼症研究會(DEWS)的分類,乾眼症可分為水樣淚液缺乏型和蒸發過強型,老年人常同時患有這兩種類型。

老年人乾眼症的症狀包括異物感、短暫視力模糊、畏光和疲勞,特別是在傍晚時分更為明顯。

首先,淚液分泌的減少是乾眼症的核心原因之一。年齡增長、淚腺(包括主淚腺和副淚腺)逐漸萎縮,導致淚液分泌量減少,尤其是更年期女性,因為停經後雌激素下降,加速淚腺功能衰退。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和自體免疫疾病)亦會影響淚液分泌,常用的藥物(如抗組織胺、利尿劑和抗抑鬱藥)可能會抑制淚液生成。

瞼板腺功能障礙也是一個常見問題,老化導致瞼板腺容易阻塞,使淚膜中油脂層不足,進而使淚液蒸發過快,這種情況佔老年人乾眼的80%。眼瞼位置不當可能導致角膜外露、淚膜分布不良和淚液流出異常,進而引發乾眼症。據報道,60歲或以上患者中,退化性眼瞼內翻的盛行率為2.1%,而退化性眼瞼外翻的盛行率為2.9%。眼瞼位置不當的患者,可能因瞼板腺分泌功能異常,發生慢性瞼緣炎、慢性結膜炎及淺層點狀角膜病變,且多達50%至70%的眼瞼錯位患者會罹患乾眼症。結膜鬆弛症亦是一個顯著因素,其盛行率隨年齡增加而急劇上升:50歲以下患者的盛行率不到71.5%,而61歲以上患者的盛行率則超過98%。

其次,眼表結構的退化同樣重要。結膜中的杯狀細胞負責分泌黏液層,隨着年齡增長,這些細胞的數量減少,導致淚膜不穩定,而角膜的敏感度降低則減少了眨眼刺激淚液分泌的保護機制。神經退化性疾病亦可能使老年族群更易患蒸發性乾眼症,柏金遜症患者的眨眼頻率較低。

環境因素和用眼習慣(如長時間使用手機和電腦)亦會加劇乾眼症。研究發現,吸煙會對淚膜的脂質層產生不利影響,進而影響淚膜的穩定性;此外,含防腐劑(如BAK)的眼藥水也可使淚膜不穩定,導致杯狀細胞流失和氧化壓力加重,影響上皮癒合;所以在可能的情況下,應選擇無防腐劑的眼藥。

總結,年長出現的生理退化、環境因素及各種疾病與乾眼症有關係密切,治療乾眼症必須根據個人情況進行。

作者為眼科專科醫生

www.facebook.com/dryippuipui

[信健康] 保護眼睛非難事,眼科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