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緊之愛

當見到胖嘟嘟的幼兒、毛茸茸的小狗、眼神楚楚可憐的小貓咪,可愛得不得了,除了忍不住微笑,你是否有過肉緊得瞇起眼睛、想用力掐一把,甚至咬一口的衝動?為何明明是喜歡,卻會愛得如此有侵略性?
幸好,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的學者Oriana Aragon教授告訴大家,這並非我們個性扭曲,而是當人面對強烈的喜樂、喜愛,有這些表面看似較激進的回應是正常的,而且也沒任何帶來傷害的意圖。Aragon教授研究二化的表達行為(Dimorphous Expressions)已十餘年,意指外在行為跟內在感受並不相符。除了因可愛而產生的侵略行為(cute aggression),其他例子包括喜極而泣、勝利時咬牙切齒、非常緊張的時候卻會笑等等。研究認為,當情緒強烈得讓當事人不知所措時,二化的表達行為可以幫助平復情緒,避免因強烈情感而過於激動。
Aragon教授曾分別在美國及南韓作實驗,發現在文化極大分別的兩個地區,不論男女,七成以上有過不同的此類表達行為。
研究又發現,當一個人有二化的表達行為,而身邊人卻沒有時,當事人往往會邊做邊解釋自己,例如邊哭邊說自己是開心得哭了,生怕被人誤會。
雖說「肉緊的愛」仍是常見行為,Aragon教授亦提醒大家,二化的表達行為通常建立在關係上、在熟悉的人面前展現。假如對陌生人的小嬰兒說:「哇!可愛得受不了啦!好想咬一口!」多數會惹來對方反感或憎惡。故此,此類情緒及行徑,還是留給熟悉的人看較符合社交禮儀。
作者為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教育主任
www.famplan.org.hk/sexedu
[信健康] 談談二化表達行為,兩性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