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末期療法

上次提到萍萍患上肺癌,未確定癌細胞是否蔓延至淋巴結。於是她做了支氣管超聲波(EBUS)定位針吸活檢縱隔淋巴結,結果顯示左右兩邊的縱隔淋巴結都有癌細胞,已經是N3,即3C期肺癌,她只能打消做手術的念頭;腫瘤科醫生為她安排化療和電療,再用免疫治療鞏固治療效果。
一年過去,萍萍因為呼吸困難入院,原來她右肺大量積水,醫生進行胸腔引流,透過在肋骨之間插入引流管,放走積水,解決呼吸困難問題;肺積水內亦發現癌細胞,表示已擴散至胸膜,即M1、四期肺癌。萍萍的呼吸困難反覆無常,有時兩三個星期就要入院為肺積水做引流,最後她決定接受小手術,在皮下擺放一條留置式胸腔引流管,讓她可以在家中自行用真空瓶放走肺積水,紓緩積水引起的呼吸問題。
早期肺癌大部分沒有病徵,幸因為愈來愈多人透過電腦斷層掃描篩查成功發現;相反,晚期的肺癌,尤其已經擴散、轉移到其他器官(即M1),病徵會較為明顯:例如擴散至骨骼,會造成骨折或骨痛;擴散至腦部,會造成中風、抽搐或痙攣;擴散至肝臟和腎上腺亦甚常見。

不論原位腫瘤大小,或者淋巴結是否有癌細胞,若癌症已轉移到其他器官,就屬於四期癌症,雖然又稱為末期,M1會再分為M1a、M1b 和M1c,代表不同治療策略,例如癌細胞轉移局限於單一器官內的單一病灶,或者寡轉移(癌轉移數量只有2至3個),仍有機會用手術或電療醫治。
現時,大家經常做身體檢查,若只做肺部X光,以為正常就沒問題,其實肺癌初期不容易顯現在X光上,準繩度較高的檢查是低劑量輻射斷層電腦掃描,但其缺點是「寧枉毋縱」,或會帶來不必要的疑慮和額外檢測,比較理想的方案是跟相熟的醫生商量,配合個人生活習慣、風險因素、家族史等,制定理想篩查方案。
作者為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治療末期肺癌策略,健康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