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退化最新治療(九)

張文康醫生 | 2024-11-11

一般來說,藥物治療在治療膝關節退化有兩個主要作用。第一,當有急性膝關節炎發作或關節痛嚴重時,醫生會處方不同種類止痛藥及消炎止痛藥,紓緩相關發炎腫脹的不適及痛楚。最常使用的止痛藥為撲熱息痛(Paracetamol)。撲熱息痛可說坊間最常用的止痛藥物,可是它的止痛效果相對來說不高。有研究比較服食撲熱息痛及服用安慰劑(即無藥效藥物)人士,發現有52%服藥者的痛楚有減少,但服用安慰劑的群組中,亦有51.9%人感到痛楚減少,由此可見止痛藥的實際用途未必很大,但現時醫生仍會考慮用作治療,因安全性較高及使用歷史長久。在年長病人或身體比較多問題(如腎功能不佳)的病人不失為一個可考慮選擇。

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s)是一類消炎止痛藥物,相對撲熱息痛較有效紓緩痛症,美國骨科醫學指引亦建議考慮作為選用藥物。但此藥有機會引致腸道出血、影響腎功能等問題,所以對比較年長或高風險病人未必適用。使用時亦可考慮合併胃藥一起使用,減低相關副作用。現時,不少醫生都會選用新一代藥物COX-2抑制劑,比起傳統非類固醇消炎藥,COX-2抑制劑可減少腸道出血風險,但價錢相對較昂貴,亦有臨床研究指COX-2抑制劑對心血管疾病風險有所增加。醫生選用時便要考慮及平衡相關優缺點。

另一個選擇便是外用消炎止痛藥,例如止痛藥膏、黏貼式藥物等外用藥品。外用藥物的止痛效果,一般沒有口服那麼有效,但因透過皮膚吸收藥物,可以減少相關副作用。使用時需要注意皮膚是否有過敏反應,如果發癢、發紅,就不能繼續使用,而且使用外用藥物時,不要同時使用口服藥物,否則就會有藥物過量風險。

作者為骨科專科醫生、香港大學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

[信健康] 膝關節退化治療,醫生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