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終樂曲隱現病魔折磨 翻查舒伯特「梅毒之死」懸案
最能代表舒伯特的音樂,必定是藝術歌曲(Lieder)。所有學習聲樂的朋友,想必最少練習過一、兩首舒伯特的曲目:優美的聲樂旋律,加上豐富鋼琴伴奏,讓歌曲充滿戲劇性。他臨終前完成的《冬之旅》套曲,更是不朽的經典,還隱隱感受到他飽受病魔折磨、失落憂鬱的心情。
可惜的是,多產的舒伯特和許多著名音樂家一樣英年早逝,於1828年以31歲之齡,在維也納身故。許多後世文章都把他和梅毒緊扣一起。舒伯特真的有梅毒、死於梅毒嗎?
舒伯特在他哥哥家中離世,當時醫生把其死因定性為傷寒病(Typhoid fever),但不少文獻認為舒伯特的死,和他生前感染梅毒有莫大關係,甚至連他什麼時候、從誰感染梅毒均繪聲繪影。這似乎有點不可思議。
梅毒二期病徵
根據舒伯特朋友間的書信,他自1822年起出現身體不適,病徵至五六個月後更嚴重:紅疹、頭痛,之後頭癢、脫髮;很多人認為這是第二期梅毒病徵,因此推敲他感染時間大概為1822年尾。梅毒作為性病的一種,其病原體和病徵,之前在《微言芳談》已提過。簡單而言,梅毒由梅毒螺旋菌引起,病徵因感染和病發時間而有所不同。在剛接觸梅毒螺旋菌的頭3個月,一般病徵集中在性器官:無痛潰瘍、股溝位置淋巴腫脹,如果不求醫的話,潰瘍和淋巴都會自己消退。第二期一般在第一期後的6至8個星期出現。這時,患者病徵不再局限在生殖器官,身體其他部分都會出現紅疹,尤其手掌和腳板多會出現紅斑,患者可能會發燒,全身骨痛,就好像患了感冒般。有趣的是,患者就算不作任何治療,病徵還是會自動消失。臨床上的「進步」,並不代表免疫系統已戰勝梅毒。狡猾的梅毒只是進入無病徵潛伏期,在患者身上繼續破壞,到第三期梅毒,患者就有機會出現神經系統問題:癱瘓、神志錯亂、失明;骨骼、心臟和血管都有可能受波及,影響全身。
多次入院療養
不知是身體狀況日趨嚴重,還是舒伯特心理狀況欠佳,1823年起他需要進醫院療養及治療,而且似乎不只一次需要住院。有人說,他住院期間接受了水銀治療,這是當時對梅毒病人實施的療法;但也有人說,根據當時舒伯特的住院記錄,他只是接受飲食和休息治療,並沒有使用過水銀,然而很多歷史學家相信,由於舒伯特的主治醫生之一Dr. Vering,正是當時強力提倡利用水銀醫治梅毒的專家,因此認為舒伯特應該難免接受過水銀療法。無論當時的治療是什麼,他出院後身體的確好了不少,朋友間的書信提到,他生活重回正常軌道,但是,他的心理狀態還是不穩定,時常擔心又要再進醫院,彷彿生命隨時受到威脅。舒伯特患有梅毒這件事,似乎不是什麼秘密,他身邊的朋友都接受他是梅毒患者。
好景不常,才過了3年好日子,舒伯特恐懼的病魔果然再臨,1828年的夏末,他的病況連醫生都覺得時日無多:日趨嚴重的頭痛、反胃、嘔吐和發燒,令他只能吞嚥流質食物。這些腸胃和發熱病徵,的確讓人聯想到沙門氏菌引致的傷寒。不過,也有科學家覺得這是水銀中毒病徵,亦有人懷疑這是第三期梅毒引致免疫力低而出現的併發症。
雖然早在十五世紀末的歐洲,已出現有關梅毒爆發記載,形容這是一個經由性接觸而傳播、令性器官潰爛、最後演變成影響全身的致命疾病;而梅毒螺旋菌卻要到1905年才被發現,翌年科學家研究到首個血清檢測方法來協助診斷梅毒感染。這時,舒伯特已離世77年,他也沒像蕭邦或貝多芬那樣,留下任何身體部分讓後世科學家可以做研究。舒伯特真正的死因已無從驗證,亦未能為他洗脫「梅毒患者」的嫌疑。
撰文 : 王建芳醫生_臨床微生物及感染學專科醫生
[信健康] 淺談舒伯特梅毒病徵,醫生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