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願醫保計劃vs醫療保險 8大差異全解析

2025-04-14

自願醫保計劃vs醫療保險,該如何選擇?香港醫療成本持續攀升,如何選擇一份適合自己的醫療保險成為市民關注焦點。自2019年政府推出自願醫保計劃後,引起自願醫保與傳統醫療保險差異的熱烈討論。本文從自願醫保計劃與醫療保險的條款透明度、保障範圍、扣稅優惠等8方面,深入分析自願醫保計劃與醫療保險的關鍵差異,助你作出最精明的投保選擇。

自願醫保計劃是什麼?自願醫保計劃vs醫療保險
自願醫保計劃vs醫療保險如何選擇?自願醫保計劃常見問題(FAQ)

自願醫保計劃是什麼?

自願醫保計劃(Voluntary Health Insurance Scheme,簡稱VHIS)是由香港醫務衞生局監管的個人醫療保險計劃,保險公司和市民的參與為自願性質。參與自願醫保計劃的保險公司根據醫務衞生局訂立的保障框架及規範,提供個人償款住院保險產品,讓市民有多一個選擇,自由比較及選擇是否投保。自願醫保計劃提供標準計劃及靈活計劃兩類產品,涵蓋住院、手術、癌症治療等項目,並設有扣稅優惠,吸引市民投保。簡單來說,自願醫保計劃旨在提升香港醫療保障水平,鼓勵市民透過住院保險而使用私營醫療服務,從而減輕公立醫院的壓力。

自願醫保計劃vs醫療保險

自願醫保與市場上傳統醫療保險,究竟有什麼別?以下從8方面比較自願醫保和傳統醫保之間的差異:

自願醫保計劃vs醫療保險丨差異1. 政府認可與監管

自願醫保計劃是目前市場上唯一獲得香港政府正式認可的醫療保險計劃,由醫務衞生局直接監管,負責釐清條款中的灰色地帶,大大減少日後索償可能出現的爭議。

自願醫保計劃vs醫療保險丨差異2. 條款透明度差異大

自願醫保計劃由政府訂立最低保障標準,所有認可產品必須涵蓋住院手術、日間治療、精神科治療等多項核心項目,且保單條款與保費表須公開於自願醫保計劃網站,方便巿民直接比較。反觀傳統醫保由保險公司自行設計條款,保障範圍與細項限額差異極大,巿民難以比較。

自願醫保計劃vs醫療保險丨差異3. 年齡限制與續保保障

自願醫保計劃的投保年齡範圍為出生15天至80歲,並保證續保至100歲,即使自願醫保計劃受保人健康惡化或曾索償,保險公司亦不得拒保。傳統醫保則普遍設定較嚴格的年齡限制,多數僅接受65至70歲或以下人士投保,而傳統醫保續保年齡上限則一般介乎於75至100歲不等,對高齡人士的保障不足。

自願醫保計劃vs醫療保險丨差異4. 終身保障限額

傳統醫保一般設有終身保障限額,一旦索償總額達上限,保單即失效。而自願醫保標準計劃則不設終身保障限額,即使受保人在今年索償超過 $420,000的每年保障限額,下個保單年度都會重新計算。不過,並非所有自願醫保產品都不設有終身保障額上限,部分自願醫保靈活計劃或設有終身保障限額,投保自願醫保靈活計劃時要小心閱讀產品小冊子及條款。

自願醫保計劃vs醫療保險丨差異5. 稅務優惠

自願醫保是巿場上唯一可扣稅的醫保計劃。每名受保人每年的自願醫保扣稅上限為$8,000,且家人的保費扣稅額也可以轉移到投保人身上,合資格親屬包括:納稅人的配偶及子女,納稅人或其配偶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和兄弟姐妹。自願醫保計劃實際扣稅額視乎每位納稅人的邊際稅率等其他因素而定。自願醫保計劃正確的扣稅額計算方法為:自願醫保保費 x 稅率 = 扣稅金額。

自願醫保計劃vs醫療保險丨差異6. 未知疾病與先天病

自願醫保最大突破之一在於保障投保時未知的已有病症與8歲後確診的先天性疾病。前者採用分階段賠償機制:第2年賠25%、第3年50%、第4年起全額賠付;後者則保障8歲後發病的先天性疾病。傳統醫保通常將這兩類病症列為不保事項。

自願醫保計劃vs醫療保險丨差異7. 精神科治療保障

傳統醫保大多將精神科治療列為不保事項,而自願醫保標準計劃則提供每年至少$30,000的精神科住院治療保障。不過,此保障只適用於住院治療費用,不包括精神科門診、心理輔導。

自願醫保計劃vs醫療保險丨差異8. 靈活性與選擇性

自願醫保計劃雖然在標準化和規範上有優勢,但其靈活性相對有限。除了基本的標準計劃外,投保人只能選擇保險公司提供的靈活計劃,而這些計劃的額外保障項目和保額仍需符合政府指引。這可能限制了個性化需求的滿足,例如一些高端醫療服務或海外治療可能不在保障範圍內。傳統醫保則讓投保人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不同級別的保障,例如高端住院計劃、附加門診保障或特定疾病保障等,更適合有特殊醫療需求或追求高端服務的人士。

自願醫保計劃vs醫療保險如何選擇?

在自願醫保計劃與傳統醫保之間作出選擇時,關鍵在於你的個人需求和優先考慮因素。如果你重視長期保障的穩定性、透明的保費結構以及稅務優惠,自願醫保計劃可能更適合你。相反,若你需要更靈活的保障範圍、特定高端醫療服務或短期成本較低的方案,傳統醫療保險計劃可能更符合你的期望。總括來說,自願醫保計劃vs醫療保險並無絕對的優劣之分。建議你在投保前仔細比較不同計劃的條款、保障範圍和長期成本,並根據自身健康狀況和財務計劃作出決定。

自願醫保計劃常見問題(FAQ)

1. 自願醫保一年幾錢?

保費按自願醫保計劃類型以及個人年齡、性別及健康狀況等因素來決定,根據自願醫保計劃網頁的最新資料顯示(截至2025年4月10日),以1名30歲非吸煙男性投保人為例,標準計劃的年度保費介乎$1,485至$4,104,同齡非吸煙女性投保人標準計劃的年度保費則介乎$1,895至$4,230。

2. 自願醫保扣幾多稅?

購買自願醫保計劃的保費支出可用作扣稅,每名受保人每年的保費扣除額上限為$8,000,人數不設上限,只要受保人是納稅人的合資格親屬即可,合資格親屬包括:納稅人的配偶及子女,納稅人或其配偶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和兄弟姐妹。自願醫保計劃正確的扣稅額計算方法為:自願醫保保費 x 稅率 = 扣稅金額。

3. 可以買兩份自願醫保嗎?

買兩份自願醫保是允許的,但需要注意幾點:

- 重複保險:如果你擁有兩份或以上的自願醫保計劃,發生醫療費用時,通常只有其中一份計劃會生效以避免重複賠償
- 保障重叠:檢查每份計劃的保障範圍和賠償限額,以避免重叠的保障
- 稅務扣除:自願醫保的稅務扣除僅適用於每名受保人,每年最高扣除額為$8,000,因此購買多份自願醫保計劃不一定能享受更多的稅務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