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之道

顧小培 | 2022-10-05
世界衞生組織的宗旨是「使世界各地的人們盡可能獲得高水準的健康」,也就是保衞生命。那正正符合了中文「衞生」的定義。

何謂「衞生」?從字面看,也許是「保衞生命」的簡略詞。根據《國語辭典》所述,「泛指個人養生之道,以至社會大眾追求健康的行為」,其實這個說法的確頗泛。不過它亦有另一個比較具體的意思,可用作形容詞,例如說「窗明几淨,環境十分衞生」,或「飯菜都很衞生」,在這些語句中它解作清潔。近年還興起另一個用法,尤其流行於中國內地,是為「做衞生」,意即施行一般性的清潔工作。
若以英語作比較,我們稱之為「衞生」的事物,他們用上了起碼三個不同的字。
第一是Hygiene。這個字完全是由法語借用過來,可以溯源至希臘的健康女神Hygieia,解作「有助於維持健康和防止疾病傳播的先決條件和施行方法」。大致上指的是一種生活方式,乃是為了「身體保持良好狀態」的具體實踐。它涵蓋範圍很廣,包括個體的清潔,例如洗手、沐浴。這方面各地有不同的選擇,視乎風俗習慣、個人喜好,甚或環境需要。例如印度人專門以右手取食物進口,西藏人因處於空氣稀疏的高原,所以不常洗澡等。由個人伸展開去,家庭和工作場所亦須維持潔淨的水準,包括基本設施的定期清潔。尚有一些特殊處所須具備更嚴厲的要求和標準,例如醫院、實驗室。另一方面,還有活動中須注意的,例如進食,從而涉及食品安全管理、烹飪方法等。
第二個字是Sanitation,來自sanitize這個動詞,後者解作「使潔淨、去污、去菌、消毒」。sanitation乃是一個用以涵蓋這些舉措的名詞,中文也是譯作衞生,但它適用的範疇,偏向一些主動的「淨化」設施和行為。自然資源中的空氣和水,都有「淨化」的需要;公眾生活中產生不少廢物,包括排泄物和污水,須有適當處理,包括運輸、解體,甚至再利用。這些方面的「衞生」設施,往往是當政者的責任,涵蓋自然水源(雨水江河等)的管理系統、污水處理系統、排泄物管理系統,以及固體廢物的處置系統。
第三個字是Health。其實這個字的本身解作「健康」,但中文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譯作「世界衞生組織」,無形中把「健康」與「衞生」拉在一起。這樣做無可厚非。事實上,世界衞生組織的宗旨是「使世界各地的人們盡可能獲得高水準的健康」,也就是保衞生命。那正正符合了中文「衞生」的定義。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樂活知食 踢走都市病》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