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障礙症早期徵兆

林震醫生 | 2025-05-12

認知障礙症,又稱為老人癡呆或腦退化症,是一種很常見的老人精神疾患。世衞組織表示,目前全球有超過5500萬人患有此病,每年全球接近有1000萬個新病例。

那麼,認知障礙症究竟有什麼早期徵兆?

首先,記性差不等於患上認知障礙症。認知障礙症患者除了認知能力逐漸喪失,其他的腦部功能亦會受到影響,例如語言、溝通、判斷力、執行力、理解能力等等。

記性差不等於患上認知障礙症,患者除了認知能力逐漸喪失,其他腦部功能亦會受影響。

最初出現的記憶問題,通常涉及短期記憶,即是患者能夠清晰地記得很久以前的事情,但對幾小時之前發生的事情,卻毫無印象;另一方面,與人溝通亦可能出現異常,例如詞不達意、找不到合適的詞語等。執行力方面,患者可能開始難以完成複雜的任務,導致發生不同的錯誤。

情緒方面,只要日常生活被打擾,患者就會容易變得焦慮或恐懼,如果記性退化導致他們回憶起過去傷感的事情,患者就會變得很情緒化、容易哭哭啼啼。另一種早期徵兆就是失去時間觀念,例如忘記今天是什麼日子,難以記住不熟悉的面孔,容易蕩失路和迷失方向。行為方面,患者可能出現一些重複的現象,例如重複講同一句說話、問同一條問題或出現重複的行為,例如不停買同一件物件。

阿茲海默症是目前最常見的認知障礙症類型,雖然病因未明,研究發現,於此類患者的大腦組織中,出現了不正常的澱粉樣蛋白斑塊(Amyloid plaque)和神經元纖維纏結(Neurofibrillary tangles),導致腦細胞迅速退化和死亡。

現時藥物治療可分為兩類:一、針對認知功能的藥物;二、針對精神和行為問題的藥物。這些藥物雖然能紓緩認知障礙症的症狀,卻無法逆轉退化過程。因此,西方國家開始研發新的藥物針對微細的Amyloid plaque和Neurofibrillary tangles,當然,他們的初步研究結果還有待驗證。

作者為精神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認知障礙症早期徵兆,精神科資訊可分享!【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