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願濫藥

30歲男士,前幾天被發現昏迷於工作地方,頭、腳多處瘀傷,身上藏有一支喝剩小半的咳水,入院檢查後,幸好沒有骨折。他承認濫藥,已轉介精神科跟進。由於身體多處痛楚,未能上班,需要續假。他由父母攙扶下進了診症室,眼神渙散,面容疲憊。
我在想,如果人沒有痛苦,會選擇汽水多於咳水吧?還來個跌碰滿身傷痕……
替他檢查身體後,我道:「如果咳水係用嚟逃避痛苦,最近乜嘢令你咁痛苦?」
男士:「無嘢。」但身後母親猛力點頭,搶答:「做嘢唔開心囉。」
男士不置可否,其實沒向父母表達過。
母親:「佢乜嘢都唔講嘅,個老豆就乜嘢都緊張。」原來父親兩年前輕微中風,常常覺得自己快離開世界,希望兒子生生性性(但其實看來十分精神,行動自如)。父親自幼失去父母,自己學習成長,經常恐懼焦慮,要依賴身邊人,常常說兒子是他生存的動力。
母親也只是擔憂丈夫和兒子,口裏不停教訓,顯得焦躁。
男士一直伏在我案頭,不表達意見。是不想父母擔憂吧!這家庭,3個人,都為對方苦惱,都忘了自己。
我對父母說:「我覺得我哋要幫呢個年輕人做番自己,但首先你哋要搵番自己。」
我向着父親:「你由今日開始要成長,學習堅強喇,你角色係承擔家庭,反為仲要個仔嚟支持你生命?」
我向着母親:「你唔好成日望住個仔同老公,望吓自己,多搵節目畀自己(當然小心疫情),咁先有空間畀身邊兩個男人成長!」
我拍一拍這個年輕人:「你,見到兩老改變後,你要做番好自己。有冇一句說話同父母講?」
男士雙眼通紅望住父母:「你哋唔好咁緊張就得㗎喇。」
臨離開,三人同時向我道謝。再望這年輕人,眼神堅定,腰板挺直,判若兩人。
作者為家庭醫學專科醫生
[信健康] 適當表達避免濫藥,醫生資訊派用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