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質酸與「膠面」

林薇醫生 | 2024-05-22

不少客人第一次接觸醫學美容,尤其注射類治療如肉毒桿菌素、透明質酸時,經常會問同一問題。「醫生,打完會變硬膠面嗎?」擔心注射後樣子生硬,如塑膠公仔一般不自然,然後被人發現。

首先解說什麼是填充型透明質酸?透明質酸又名為玻尿酸,屬於黏多醣的一種,存在於眼球、關節、皮膚等組織,是細胞之間的基質物之一。其特性是可吸水、可被身體自然分解,並具有生物相容性及低免疫反應的好處。填充型透明質酸的製造過程中通常會加入鏈結,以延長其有效性及持久度。一般微整形使用的透明質酸,是獨立支裝包裝,容量為1至2毫升。

填充型透明質酸可以注射於皮膚皺摺的位置,或者凹陷、脂肪流失的部位。維持時間約6至18個月不等。

為何注射治療後會出現硬膠面情況?「塑膠面」普遍指面部不自然地飽滿、太完美工整,甚至反光。特別是額頭、蘋果肌、面頰、嘴唇等位置。導致這現象的可能是注射量過多、新舊透明質酸累積、追求過度線條雕塑等。而隨着年齡增長,結締組織下垂,以前已注射但未流失的透明質酸亦可能已不適合在原本位置。

為避免出現硬膠面,患者在與醫生溝通治療目標時,應該注意控制填充量,並選擇採取先拉提後填充的方法。近年透明質酸注射技術的改進,有助於減少不自然效果。溶解酶是可以分解外來有鏈結的透明質酸。當填充效果不如理想或太多,或緊急情況如懷疑阻塞血管等都會使用,可於短時間內將部分或所有透明質酸溶解。由於有小部分人士會對溶解酶過敏,可先做敏感測試排除這可能性。

作者為普通科醫生、卡迪夫大學臨床皮膚學碩士

[信健康] 避免膠面非難事,醫美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