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波仔手術費用|公立vs私家醫院收費 復發率低於5%!通波仔手術過程詳解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2025年最新數據顯示,心臟病是本港致命疾病中的第三名。在不同心臟病中,冠狀動脈心臟病(冠心病)是其中一種常見的死因。而冠心病即是冠狀動脈出現閉塞,醫生通常會建議病人進行俗稱通波仔手術的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究竟通波仔是什麼?通波仔手術費用大約需要多少?通波仔手術過程是怎樣?通波仔手術有什麼資助與優惠?下文為你一一拆解。
通波仔手術是什麼?丨血管多阻塞要通波仔丨心臟支架種類丨通波仔手術前全面評估
通波仔手術費用丨通波仔手術過程丨通波仔手術費用常見問題(FAQ)
通波仔手術是什麼?
通波仔手術的醫學名稱為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是一種針對冠心病的微創治療方法。冠心病的主因是膽固醇等物質在冠狀動脈內積聚,形成斑塊,導致血管狹窄或阻塞,影響心臟肌肉的血液供應,嚴重時可引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塞。通波仔手術的目的是利用導管技術擴張阻塞部位,恢復正常血流,避免嚴重併發症。
血管多阻塞要通波仔
一般而言,若患者出現緊急情況如心肌梗塞,或經醫生評估後發現冠狀動脈阻塞程度已達70%或以上,便會建議進行通波仔手術。 對於血管收窄情況較輕微(例如阻塞少於50%)的患者,醫生通常會建議透過藥物控制病情,而非立即進行手術。而即使血管收窄達70%,也並不一定必須進行通波仔手術,因為有時候阻塞可能位於遠端分叉血管,這樣的情況同樣可以透過藥物治療來應對。
心臟支架種類
心臟支架是在通波仔手術中會用到的一個醫療工具,將心臟支架置入血管內,撐開狹窄的血管,恢復血流通暢,防止血管再次收窄或剝離。心臟支架主要分為以下3種類型:
心臟支架種類丨1. 金屬支架
材質:超薄合金
方法:用金屬支架把血管撐開
復發率:20%至40%
優點及缺點:術後服用雙重抗凝血小板藥時間較短。費用較低。復發率較高。有機會損傷血管,導致血管內膜增生、血管發炎等情況
心臟支架種類丨2. 附藥物塗層支架
材質:在超薄合金上塗上藥物
方法:用金屬支架把血管撐開,再結合藥物防止血管變窄
復發率:術後一年少於5%
優點及缺點:術後服用雙重抗凝血小板藥時間較長。費用比傳統金屬支架貴
心臟支架種類丨3. 可分解性支架
材質:聚乳酸(可分解的塑膠物料)
方法:支架塗有抑制血管再狹窄的藥物。支架於2至3年內被人體完全吸收後,血管彈性即可回復正常
復發率:術後一年少於5%
優點及缺點:術後服用雙重抗凝血小板藥時間較長。費用最昂貴。材質較厚

通波仔手術前全面評估
在進行通波仔手術前,必須經過一系列詳細檢查,以確保手術安全並降低潛在風險。常見的通波仔手術前檢查包括:
- 心臟電腦掃描
- 運動心電圖
- 靜態心電圖
- 心臟超聲波
- 24小時心電圖
- 血液檢查
通波仔手術費用
通波仔手術的費用會因多種因素而異,包括所需植入的支架數目、支架物料、手術難度,以及選擇公立或私家醫院等。由於公立醫院的通波仔手術輪候時間長,有私家醫院與慈善基金合作推出資助計劃,亦有私家醫院推出優惠計劃,主要針對基層患者及在公立醫院輪候通波仔手術的病人。以下通波仔手術費用僅供參考,建議直接向醫院查詢。
通波仔手術費用丨1. 公立醫院
公立醫院的通波仔手術費用相對較低,植入一支支架收費約為7萬多元,一般需支付按金$73,000。 最終費用會根據病人實際需要植入的支架數目、品牌及輔助工具等因素而定。但公立醫院的輪候時間通常較長,非緊急個案可能需要等候約一年。
通波仔手術費用丨2. 一般私家醫院
一般私家醫院的通波仔手術費用介乎$100,000至$300,000。單獨處理一條收窄血管的總費用,若包含醫生費、手術時間、支架種類及病房等級等,可能大約在$120,000至$150,000之間。若涉及多條血管(例如四條或以上),總費用甚至可能超過$200,000。
通波仔手術費用丨3. 資助及優惠計劃
1. 暖心行動慈善基金與嘉諾撒醫院
暖心行動慈善基金與嘉諾撒醫院合作推出通波仔手術資助計劃。該計劃為在公立醫院排期進行通波仔手術的病人提供資助,資助金額會按照手術中投放支架數目而有所不同。
- 1個支架資助,獲資助上限$14,000(扣除資助後手術收費約 $74,000)
- 2個支架資助,獲資助上限$20,000
- 3個支架以上,獲資助上限$30,000
合資格人士必須為香港永久居民;持有醫管局轄下醫院發出的冠狀動脈介入手術通知書,或經醫管局醫生診斷,建議需要接受冠狀動脈介入手術或其他有關冠狀動脈介入治療。
2.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
持有醫管局發出手術通知書的香港永久居民可以在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參加「冠狀動脈介入手術(通波仔)計劃」。該計劃包括一個支架、一個球囊等,優惠價約$116,650,較原價$140,000至$160,000低。如需要額外支架或其他手術儀器或用具,會根據香港中文大學醫院既定價錢額外收取。
3. 港怡醫院
合資格的公立醫院病人可轉介至港怡醫院,在港怡醫院接受「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通波仔)計劃」的資助,病人可以優惠價$99,900進行冠狀動脈介入(通波仔)治療手術,套餐已包括一個冠狀動脈支架及兩個冠狀動脈球。如需要額外支架或其他手術儀器或用具,將須收取額外費用。

通波仔手術過程
通波仔手術過程通常在局部麻醉下進行,時間約1至2小時,讓患者保持清醒但無痛感。以下是詳細的通波仔手術過程:
通波仔手術過程丨1. 預備靜脈通道與麻醉
手術開始前,護理人員會為病人設置靜脈注射管,並施打局部麻醉劑,以減輕不適。
通波仔手術過程丨2. 監測心臟與血氧指標
接着,護理人員在病人胸前黏貼電極片,以即時追蹤心律和心跳情況,同時安裝血氧監測裝置,確保生理參數穩定。
通波仔手術過程丨3. 導管穿刺與心臟導引
醫生採用穿刺方式,從大腿內側(腹股溝區域)或手部動脈插入導管,然後在X光影像的指引下,將導管推進至心臟部位。
通波仔手術過程丨4. 顯影劑注射與血管評估
醫生注入顯影劑,配合X光拍攝影像,詳細檢視血管狹窄的嚴重程度,從而確定治療焦點。
通波仔手術過程丨5. 鋼絲穿越狹窄區
醫生小心將一條細薄鋼絲穿過血管的狹窄段落,為後續步驟鋪設軌道。
通波仔手術過程丨6. 球囊導入與血管擴張
以鋼絲作引導,把球囊導入收窄點,然後打開球囊,使血管擴張。
通波仔手術過程丨7. 支架植入維持通道
醫生選用適當的支架置入血管內,支撐擴張後的結構,防止血管再度收窄。
通波仔手術過程丨8. 球囊移除與支架留置
球囊收縮後被抽出體外,而支架則永久留在血管中,確保血流通暢。
手術結束後,醫生會移除體內的導管。病人應多喝水,幫助排出顯影劑,通常隔天即可出院。
通波仔手術費用常見問題(FAQ)
1. 通波仔要休息幾耐?
一般情況下,若無併發症,通波仔手術後,一般翌日就可以出院。大部分患者在術後一星期左右就可以恢復輕度日常活動,但兩星期內應避免劇烈運動。
2. 香港通波仔幾多錢?
公立醫院的通波仔手術費用相對較低,植入一支支架收費約為7萬多元,一般需支付按金$73,000。 最終費用會根據病人實際需要植入的支架數目、品牌及輔助工具等因素而定。但公立醫院的輪候時間通常較長,非緊急個案可能需要等候約一年。
一般私家醫院的通波仔手術費用介乎$100,000至$300,000。單獨處理一條收窄血管的總費用,若包含醫生費、手術時間、支架種類及病房等級等,可能大約在$120,000至$150,000之間。 若涉及多條血管(例如四條或以上),總費用甚至可能超過$200,000。
部分私家醫院(如嘉諾撒醫院、香港中文大學醫院、港怡醫院)有推出通波仔手術資助計劃或優惠套餐,主要針對基層患者及在公立醫院輪候通波仔手術的病人。
3. 通波仔後可以做運動嗎?
可以,但需要循序漸進。手術後初期(約兩星期內)應避免進行劇烈運動或提取重物。長遠來看,保持適量運動是術後康復的關鍵一環,有助於強化心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