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人生

「贏在起跑線」相信是不少父母掛在嘴邊的「金句」,在結果不可以量化的情況下,似乎有着一定說服力。英國BBC有一位導演早在1960年開始拍攝一部橫越49年的成長紀錄片——《人生七年》,紀錄片的主角是14位來自社會不同階層的男女,導演每7年就為他們拍下訪問,直至2012年的五十多歲。
來自上流社會的孩子,父母都是專業人士,孩子早在出生時,已定下人生規劃:入讀大學,成為醫生、律師。
來自中產階層的孩子,父母為他們選擇一些職能學校,讓他們畢業後能成為白領打工人。
來自底下階層的孩子,住孤兒院,雖不愁三餐,但亦沒期望人生能如何美滿。
紀錄片就這樣紀錄着他們成長,上流社會的孩子們大都成為了社會賢達,但在後期的訪問中仍不乏一些後悔的聲音:年輕時能盡情地玩樂多好,如果當時能多陪陪家人就好;中產家庭的孩子大都成為了白領,其中一位女孩,早就結婚生子,但生命卻在40歲時一次跌倒後戛然而止;來自孤兒院的孩子們,在長大後大多成為技工,雖在社會上沒有顯赫地位,但都兒孫滿堂,享盡天倫之樂。
孩子們都各安天命努力地活着,階級不是他們人生中最大的阻力,而是「選擇」。主角們不論貧富都曾經歷不如意事:父母破產、離婚、患上抑鬱……自身的「選擇」將他們帶到不同結局。說到底,人生就是無盡的選擇。「贏在起跑線」的確是在較寬廣的道路上起步,但途中總有分支,人或會改道而行。學習謹慎做每一個「選擇」才是無悔人生的最大後勁。
作者為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教育主任
[信健康] 學習謹慎可無悔人生,成長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