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非認知技能」專用量表 協助護理系學生 提升參照基準

非認知技能(Non-cognitive skills, NCSs),包括抗逆力、情緒管理及人際能力等軟實力,對護理系學生的學業表現與臨床實踐,具有關鍵影響。
儘管不同領域已有非認知技能的評估工具,但專門針對護理系學生的專用量表仍屬空白,難以系統化評估關鍵心理素質。鑑於護理行業需同時兼顧技術操作與人文關懷這雙重需求,開發一套具科學嚴謹性的專用量表,不僅可協助教育機構精準篩選具潛質人才,更能為在學的學生提供自我能力提升的參照基準,對強化護理隊伍整體素質乃至醫療服務品質,皆具深遠意義。
這次研究以新加坡某大學為基地,分兩階段開發並驗證「非認知技能(NCSs)量表」。第一階段透過系統性文獻回顧,整合36個相關量表的841個項目,並開展8場焦點小組訪談(12名護理教育者及35名護理系學生),初步歸納出9大領域共90個題項。

其後,由10位具有5至20年護理經驗的資深護理專家,進行內容效度評定(內容效度指數CVI達0.90),經剔除語意模糊或概念重複項目後,形成72題第二版量表。
第二階段,對300名護理系學生展開大規模測試,透過項目/總分相關性(保留相關係數r≥0.3項目)與探索性因子分析(保留因子負荷量λ≥0.5項目),最終確立六維度39題之精簡版量表,具體維度包括:共情能力(8題)、人際技能(6題)、抗逆力與毅力(6題)、情緒成熟度(5題)、開放性與適應力(8題)及時間管理(6題)。量表採用6點李克特量表(1=極不同意,6=極同意),並策略性地嵌入8道反向題以降低作答偏差。
男性分數較高
心理測量特性方面,驗證性因子分析顯示模型擬合度優良(χ²/df=1.60、 CFI=0.92、RMSEA=0.05),證實此六維度結構穩定。效標效度(Criterion validity)分析中,量表與抗逆力量表(BRS)相關性達0.63,與情緒智力量表(TEIQue)相關性達0.75,顯示其能有效反映心理韌性與情緒管理能力;聚斂效度(Convergent validity)分析亦顯示與「大五人格量表」的責任心(r=0.59)、外向性(r=0.30)等特質呈預期相關。區辨效度(Discriminant validity)方面,年長學生(≥25歲)及男性學生得分顯著更高(p<0.05),反映量表能區分已知群組差異。
可靠性上,總量表Cronbach's α系數達0.91,各維度α系數介乎0.72至0.84;間隔3周的重測信度組內相關系數為0.84,穩定性良好。
維度解讀指出,抗逆力與開放性為核心技能(因子負荷量λ=0.95及0.93),直接影響護理系學生面對臨床壓力與突發狀況的解決能力;時間管理負荷量較低(λ=0.48),反映其屬基礎技能。值得注意,男性學生總分顯著高於女性(183.62vs174.87),可能源於社會對男性抗壓性的期望偏差,需後續探究。
招生客觀依據
量表的優勢在於其為首套護理專用工具,整合六大關鍵維度貼近臨床需求;總分範圍39至234分可協助院校設定基準分數,用於招生篩選;自填式設計具成本效益,有利於在網上進行大規模實施。
而其局限性在於樣本僅限新加坡,需跨國驗證普適性;受試者平均年齡範圍較廣(18至58歲),對高中畢業生的適用性待考。下一步將透過追蹤研究,檢驗量表預測臨床實習表現及就業留存率的能力。

NCSs量表突破過往非認知技能評估的零散化困局,為護理教育提供首個兼具科學嚴謹性與專業針對性的測量工具。其六大維度呼應護理實務核心需求(如共情能力影響病患溝通、抗逆力主導臨床應變),並構建系統化評估框架,為院校招生提供客觀依據。未來若擴展至跨文化驗證,有望成為全球護理人才篩選的黃金標準,推動行業培育兼具技術與人文素養的新一代醫護團隊,回應社會對優質護理服務的期待。
撰文 : 劉櫻教授_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教授
[信健康] 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專業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