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分泌物異常有什麼症狀?嚴重恐癌症!白帶6種異常顏色、氣味、質地一文看清

2025-10-03

白帶是女性私處的正常分泌物,一般應該是透明或乳白色,且沒有特殊氣味。假如白帶的顏色、質地突然改變,甚至伴隨異味、痕癢或灼痛時,便有可能患上某些婦科疾病。究竟正常白帶有什麼特徵?異常的白帶顏色及狀態是怎樣的?又反映什麼潛在疾病?有什麼日常習慣可維持私處清爽與舒適?下文將為你一一解答有關白帶的問題。

白帶是什麼?正常白帶特徵月經周期的白帶變化
導致白帶增多的其他正常情況6種白帶異常狀態及潛在疾病
白帶異常外應求醫的情況維持私處健康的日常習慣白帶常見問題(FAQ)

白帶是什麼?

白帶是女性陰道和子宮頸腺體持續產生的分泌物,並混合了陰道壁的滲出液、脫落的細胞及常駐菌群(特別是乳酸桿菌),是女性生殖系統一個正常的生理現象。白帶的主要功能包括:


- 潤滑及清潔陰道:白帶能保持陰道濕潤,並將老舊細胞和廢物帶出體外,維持陰道環境清潔
- 維持酸鹼平衡:陰道內的乳酸桿菌會將陰道上皮細胞的肝醣轉化為乳酸,使陰道環境維持在pH值3.8至4.5的弱酸性狀態,有效抑制病原體滋生
- 抗菌保護:白帶含有乳酸、過氧化氫、免疫球蛋白等成分,能對抗外來微生物

正常白帶特徵

白帶按個人體質和身體狀況而不同,正常白帶一般具備以下4個特徵:

- 顏色:透明、乳白色或淡黃色
- 氣味:沒有特殊氣味,或僅有淡淡的微酸味
- 質地:稀薄、黏液狀或糊狀,但質地均勻
- 份量:不會多到完全沾濕內褲,感覺輕微濕潤屬正常

月經周期的白帶變化

因為月經周期間會出現荷爾蒙起伏,白帶狀態也隨着雌激素水平的波動而呈現以下規律性的變化:

月經周期的白帶變化丨1. 月經剛結束時

月經剛結束時雌激素水平較低,白帶量最少,甚至幾乎沒有,陰道感覺較乾爽。

月經周期的白帶變化丨2. 排卵期前(濾泡期)

排卵期前(濾泡期)因為隨着雌激素水平上升,白帶量會逐漸增多,顏色呈乳白或淡黃色,質地較黏稠。

月經周期的白帶變化丨3. 排卵期

排卵期(約在月經周期的第14天)的雌激素水平最高,白帶量最多,質地變得如生蛋白般清澈、透明,而且能拉長成絲狀,這種白帶特性有助於精子在子宮頸內移動,有利於受孕。

月經周期的白帶變化丨4. 排卵期後(黃體期)

排卵期後(黃體期)孕酮水平上升,白帶量會明顯減少,質地轉為黏稠、厚實,顏色也可能變回乳白或微黃。

月經周期的白帶變化丨5. 月經來臨前

月經來臨前白帶量可能再次稍為增多,質地更厚重,直至月經來臨。

導致白帶增多的其他正常情況

除了月經周期,以下4種情況亦可能導致白帶份量短暫增加,屬於正常生理反應:

導致白帶增多的其他正常情況丨1. 懷孕期間

懷孕期間體內荷爾蒙急劇變化,會導致子宮頸及陰道血流量增加,分泌物亦會顯著增多,白帶質地通常較稀薄,呈白色或透明。

導致白帶增多的其他正常情況丨2. 性興奮時

性興奮時為了潤滑陰道,協助性交,前庭大腺會分泌大量透明的黏液。

導致白帶增多的其他正常情況丨3. 服用避孕藥

避孕藥中的荷爾蒙成分或會影響陰道分泌物的份量。

導致白帶增多的其他正常情況丨4. 壓力或情緒波動

壓力可能影響荷爾蒙平衡,短暫改變白帶的份量。

6種白帶異常狀態及潛在疾病

當白帶的顏色、質地、氣味或份量出現明顯且持續的改變,並可能伴隨陰部痕癢、灼痛、紅腫或小便刺痛等症狀時,這通常是陰道菌叢失衡或感染的跡象,應及早就醫。以下是6種常見的白帶異常狀態,以及所反映的潛在疾病:

白帶異常狀態及潛在疾病丨1. 灰白色、帶強烈魚腥味

若白帶質地變得稀薄,呈現灰白色,並散發出一股明顯的魚腥味,尤其在性行為後或月經期間氣味更為濃烈,部分人陰部或有輕微灼熱或痕癢感,這可能是細菌性陰道炎所致。這種情況的成因是陰道內健康的乳酸桿菌數量減少,導致其他厭氧菌過度繁殖,破壞了陰道內的微生態平衡。治療細菌性陰道炎必須求醫,醫生會處方口服或外用抗生素,切記不要自行使用陰道灌洗液。

白帶異常狀態及潛在疾病丨2. 白色、呈豆腐渣或芝士狀

當白帶變得像豆腐渣、茅屋芝士一樣,呈白色塊狀、質地濃稠,並伴隨外陰及陰道內部劇烈痕癢、紅腫及灼熱感,甚至在性交或排尿時感到疼痛,這有可能是患上念珠菌陰道炎。念珠菌陰道炎是由念珠菌過度增生所致,在身體免疫力下降、服用抗生素後、懷孕期或糖尿病患者身上尤為常見。醫生一般會處方抗真菌的陰道塞劑、藥膏或口服藥物進行治療。

白帶異常狀態及潛在疾病丨3. 黃綠色、泡沫狀、帶腐臭味

如果白帶顏色轉為黃綠色,質地帶有細微泡沫,份量增多並發出難聞的霉味或腐臭味,同時陰道有嚴重痕癢、紅腫及灼痛感,小便時亦有痛楚,便要警惕是否感染了滴蟲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是一種經由性接觸傳播的寄生蟲感染,屬於性病。患者及其性伴侶必須同時求醫,並一起服用口服抗生素治療,以徹底根治及避免反覆交叉感染。

白帶異常狀態及潛在疾病丨4. 黃色或綠色、膿狀黏稠

呈現黃色或綠色、質地像膿液一樣黏稠的白帶,可能與性傳播疾病有關,例如淋病或衣原體,亦有可能是慢性子宮頸炎的表現。患者可能同時出現下腹痛、盤腔疼痛、非經期或性交後出血等症狀。由於這些感染可引致盆腔炎、輸卵管發炎等嚴重後遺症,甚至影響日後生育能力,因此必須立即求醫。

白帶異常狀態及潛在疾病丨5. 帶血絲、啡色或紅色分泌物

白帶中混雜血絲或非月經期出血可能是多種原因,包括排卵性少量出血、感染、子宮頸瘜肉、子宮內膜異位、子宮頸炎、甚至子宮頸癌。持續或不尋常的出血,特別性交後出血、停經後出血或伴隨疼痛,應盡快求醫做子宮頸抹片、陰道超聲波或進一步檢查,以排除癌前病變或癌症。

白帶異常狀態及潛在疾病丨6. 帶有惡臭、混濁

除了上述的魚腥味或腐臭味,任何帶有強烈惡臭、顏色混濁的白帶都是嚴重的感染警號,例如盆腔炎,甚至是子宮頸癌晚期的症狀之一。此外,另一個常見原因是衞生棉條放置在體內過久而被遺忘,細菌大量滋生可引致中毒性休克綜合症,必須立即求醫。

白帶異常外應求醫的情況

當出現以下任何一種異常情況時,應盡快求醫,切忌自行亂用陰道灌洗液,可能會破壞正常菌叢,令病情惡化。建議求醫的情況包括:

- 性交相關:性交疼痛、性交後出血
- 泌尿症狀:排尿灼痛、頻尿或血尿(可能合併尿道感染或性病)
- 出血異常:非經期或更年期後出血、帶血絲分泌物
- 全身症狀:合併下腹痛、發燒、發冷並顫抖(需警惕盆腔炎、嚴重感染)
- 性病風險:懷疑自己或伴侶感染性病,或有高風險性行為

維持私處健康的日常習慣

要預防白帶異常及相關婦科問題,可建立以下8個良好的個人衞生及生活習慣:

維持私處健康的日常習慣丨1. 保持外陰清潔乾爽

每日以清水或溫和、無香料的梘液清洗外陰即可,無需灌洗陰道內部。洗澡後應以毛巾輕輕印乾私處,避免搓擦。

維持私處健康的日常習慣丨2. 選擇棉質內褲

穿着透氣、舒適的棉質內褲,同時避免長時間穿着過緊或不透氣的合成纖維(如尼龍、聚酯纖維)褲子。

維持私處健康的日常習慣丨3. 勤換內褲及衞生用品

每天更換內褲。月經期間,應定時(建議每2至4小時)更換衞生巾或棉條,若使用月經杯,應依照說明定時清洗。

維持私處健康的日常習慣丨4. 避免長時間穿着濕衣物

游泳或運動後應盡快更換乾爽的衣物,避免細菌在潮濕環境滋生。

維持私處健康的日常習慣丨5. 正確如廁習慣

排便後應由前向後(從陰道口往肛門方向)擦拭,避免將肛門的細菌帶到陰道口。

維持私處健康的日常習慣丨6. 避免使用刺激性產品

避免使用帶有香料或化學添加物的衞生巾、護墊、廁紙或陰部噴霧,這些化學物質可能會刺激敏感的皮膚。

維持私處健康的日常習慣丨7. 安全性行為

在性交時,應正確並全程使用安全套,能有效預防滴蟲、淋病等性傳播疾病。

維持私處健康的日常習慣丨8. 維持均衡飲食

減少進食高糖分的食物及精製碳水化合物,以避免念珠菌過度生長。建議多攝取蔬果、全穀類、優質蛋白質,並適量攝取益生菌食物,例如乳酪、乳酸飲品,以維持腸道與陰道菌叢健康。多喝水,有助新陳代謝與泌尿系統清潔。

白帶常見問題(FAQ)

1. 為什麼女生會有白帶?

白帶是女性生殖系統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是陰道和子宮頸腺體產生的分泌物,混合了陰道壁的滲出液、脫落的細胞及常駐菌群。白帶主要功能有三個:

- 潤滑及清潔陰道:保持陰道濕潤,並將老舊細胞和廢物帶出體外
- 維持酸鹼平衡:使陰道環境維持在pH值3.8至4.5的弱酸性狀態,抑制病原體滋生
- 抗菌保護:白帶含有乳酸、免疫球蛋白等成分,能對抗外來微生物

2. 白帶什麼時候有?

白帶會隨着月經周期的荷爾蒙水平而規律性地變化。月經剛結束時量最少;排卵期前會增多,呈乳白或淡黃色;排卵期時量最多,質地如生蛋白般清澈、可拉絲;排卵期後量會減少,轉為黏稠。此外,在懷孕期間、性興奮時、服用避孕藥或壓力大時,白帶量也可能短暫增多。

3. 私密處有魚腥味會自己好嗎?

如果陰道分泌物呈現灰白色、質地稀薄並散發明顯的魚腥味,有可能是細菌性陰道炎。這種情況必須求醫,由醫生處方口服或外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切勿自行使用陰道灌洗液,以免破壞陰道內的正常菌叢,使病情惡化。

相關文章推薦

念珠菌感染會自己好嗎?可斷尾嗎?念珠菌病徵、成因、治療及預防方法

了解不正常分泌 陰道感染全面預防

謹慎處理私密部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