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骨痛有藥醫

吳善巍醫生 | 2024-12-27

「風濕骨痛」並非長者專利,年輕人如無故長期感到腰背痛,有機會是患上強直性脊椎炎。強直性脊椎炎是自身免疫系統病,由本身基因傾向,加上遺傳及其他環境、壓力、吸煙等因素誘發,免疫系統會攻擊自己,發病位置通常是脊柱和尾龍骨及髖骨之間的骶髂關節,患者的骶髂關節會因發炎被侵蝕,當炎症減退時,骨骼外圍會出現增生,經多次發炎增生骨骼會融合,令關節位置和腰部難以靈活活動,還會併發其他炎症如筋膜炎、虹膜炎、銀屑病(牛皮癬)、腸炎等。

最初發病時患者常誤以為運動、坐姿不良引起,但與一般運動創傷不同,患者會有「晨僵」,也就是靜止時感到疼痛。勞損運動疼痛會在休息時得到紓緩,但強直性脊椎炎患者在早上睡醒時最不舒服,感到腰背僵硬,在開始活動後反而得到紓緩。如持續有這現象,就要及早作檢查。

只要及早作出診斷並開始用藥及改善生活習慣,病情才容易得到控制。傳統治療是物理治療和非類固醇消炎藥,也有抗風濕藥物如甲氨蝶呤、磺胺等改善病情,但病人對藥物反應各有不同,需要時間適應藥物。如持續一段時間都無法控制炎症,可能需更進取的醫療方式,如用生物製劑作針對性治療。抗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Anti-TNF),從九十年代已開始使用,後繼有白介素-17(IL-17)抑制劑,除了強直性脊椎炎,也能治療銀屑病。近年又有更新突破,口服標靶藥JAK激酶抑制劑,能以小分子阻截引致炎症訊息的傳導,除了治療脊柱炎、周邊性關節炎,也能改善皮膚問題、腸炎等。

現時歐洲與美國都有指引,強直性脊椎炎患者只要病況改善,在6個月至1年,發炎指數及其他指標穩定下來,就可以減少用藥,只需作密切監察。病人如有需要,可以與醫生商量。

作者為風濕病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淺談「風濕骨痛」危機,專科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