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尋杏之一

青斯 | 2025-04-28

三四月之交是杏樹開花季節,年前欣賞過新疆伊犁的杏花後念念不忘,受一幅《中國國家地理》雜誌有關塔爾鄉杏花島封面照片所吸引,決定到古稱蔥嶺的帕米爾高原尋杏。

帕米爾高原橫跨中國、塔吉克和阿富汗國境,是古絲路的必經道。當日玄奘法師從印度歸國,就經帕米爾高原的瓦罕走廊,到今塔縣縣城的石頭城講經20多天後,取道高原的峽谷地帶(塔莎古道),路過大同鄉輾轉離開高原到莎車經敦煌返長安。

除塔縣大同鄉外,此行目的地還包括新疆阿克陶縣的塔爾鄉。兩縣是毗鄰的,兩鄉相距僅數十公里。阿克陶是中國最西的縣,塔爾解作窄,其實兩鄉都位處邊境地帶狹窄峽谷中。我們在喀什跳上四驅車在海拔2000到4000米的崇山峻嶺間奔馳,到石頭城後經塔莎古道到大同鄉,全程近400公里。塔莎古道兩旁是陡峭的山嶺,塔什庫爾干河從中流過。現實的帕米爾高原,不及從高空或遠景拍攝的視頻來得震撼,從地面仰望的感覺亦不一樣。由於海拔高,山上沒植被光禿禿的,那些石塊像會跌下來似的,路邊及河床上亂石纍纍。縱然是高原峽谷也受沙塵暴、霧霾影響。在石頭城時連附近的雪山都不能看清。那天杏花仍未盛放,現場猶如石礦場一樣。

就是塔爾鄉杏花島這景象吸引我們到帕米爾高原。今日木橋已改遷,比往日安全多了!(作者提供圖片)

賞花靠天氣運數

今年杏花遲開了十多天,有人受小紅書吸引來到大同鄉,等數天仍未見杏花蹤影而覺得受騙了。此處與伊犁杏花溝不同,後者的杏樹多野生,一大片杏樹滿布山丘上,沒多見其他𣗳木。杏花初開時呈粉紅色,之後轉白色,整個山紅白一片,勾畫出山形的線條,很壯觀,杏花是風景的主要部分。由於帕米爾屬高原、大同鄉和塔爾鄉有2000多米高,杏花都種在河邊、田間和村民的家園裏。花期只約10天,賞花要視乎天氣運數。由於我們到達前幾天颳起沙塵暴及下雪,到達後氣溫才回升及有陽光,所以杏花才接連地盛開。我們在兩鄉共流連6天,離開塔爾鄉回喀什的路上皆見杏花盛放,有點捨不得!

當地政府為推廣旅遊開闢了很多賞花景點,如杏花島古屋與幸福四、五橋,以及杏花隧道等,讓人感覺置身花海中,美得很!賞花要與環境人物配合。日本京都的櫻花比其他地方美就是這原因。這裏的杏花以人工種植為多,但有山、水及傳統塔族民居的襯托,再配上風土人情就有意思了!

在峽谷裏拍攝杏花有其限制,陽光射進峽谷時已是早上10時許,真正可以運用斜陽拍攝的時間不多!但又何足掛齒呢,單是欣賞已是賞心樂事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