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款枸杞被驗出重金屬 為什麼中藥材會受重金屬污染?

台灣消費者保護協會最新發布檢測結果,該會隨機抽檢市面上30款枸杞產品,發現全數驗出重金屬—「鎘」和「鉛」,其中有4款鎘含量超標,更有2款產品的鉛含量超標達2.6倍。然而,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簡稱食藥署)隨後發出澄清,指出消保會所使用的檢驗標準有誤。食藥署表示,乾果檢驗重金屬標準必須以乾燥率回推,若依據正確的方式換算,所有檢體皆符合規定,消費者可安心食用。
為何會出現如此大的分歧?消費者保護協會指出,市面上產品多從中國大陸進口,且在乾燥過程中,水分大量流失,但重金屬並不會隨之蒸發,反而會因為重量減少而讓重金屬的濃度相對提高。這使得乾製品的數值很容易「假性超標」,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可以輕忽此問題。專家仍提醒,長期過量攝取重金屬,確實會增加腎臟、骨骼、神經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為什麼中藥材會受重金屬污染?
中藥材的確有較高受重金屬污染的風險,這問題背後的原因來自以下幾個環節:
1. 土地與水源污染
這是最根本的污染源。中藥材多為植物,它們在生長過程中會從土壤和灌溉水中吸收養分,但同時也會無差別地吸收其中的重金屬。如果藥材產地的土壤或水源受到工業廢水、採礦活動或其他污染物的影響,這些重金屬就會被植物吸收並在根、莖、葉或果實中累積。
2. 農藥與化學肥料殘留
在人工種植藥材的過程中,為了防治病蟲害或提升產量,農民可能會使用含有重金屬的農藥或肥料。這些化學物質會直接殘留在藥材表面或被植物吸收,成為重金屬的主要來源之一。
3. 礦物類藥材的天然風險
有些中藥材本身就是礦物,例如硃砂(主要成分為硫化汞)和雄黃(主要成分為二硫化二砷)。這些礦物藥材天然就含有高濃度的重金屬,如果未經正確的炮製處理或被不當使用,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極大風險。這類藥材必須在專業中醫師的嚴格指導下,謹慎使用。
4. 加工與炮製過程的交叉污染
在中藥材的加工或炮製過程中,如果使用了不合格的設備、容器或輔料,也可能導致重金屬的釋出,進而污染最終成品。例如,用不鏽鋼以外的金屬容器煎煮,可能造成重金屬溶出。
如何安心使用中藥?
雖然重金屬污染問題普遍存在,但消費者無需過度恐慌。選擇正規、有信譽的中醫診所或藥房,並注意產品是否附有檢驗合格證明,是保障自身健康的重要步驟。此外,任何中藥材都應該在專業中醫師的建議下使用,切勿自行過量或長期服用。適度與正確的使用習慣,才能讓中藥發揮其應有的療效,同時將健康風險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