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護肝方法推薦 什麼人適合養肝?四大族群不護肝恐患癌 宜及早養肝

肝是人體的代謝中心,消化、代謝、解毒等都在肝臟中進行,因此護肝對維持身體健康而言至關重要。肝不好有什麼症狀?傷肝行為有哪些?什麼人適合養肝?下文將為你一一拆解,再為你推薦5大護肝方法,助你養肝、疏肝養鬱。
肝臟三大主要功能丨肝不好有什麼症狀?丨傷肝行為有哪些?丨為什麼要養肝?
什麼人適合養肝?丨5大護肝方法丨護肝常見問題(FAQ)
肝臟三大主要功能
肝臟是人體內極為重要的器官,擔負多項生命機能運作的關鍵角色,以下是肝臟的三大主要功能:
1. 營養代謝
食物經腸道消化後,養分會透過血管和淋巴管傳輸至肝臟處理。肝臟可將葡萄糖(glucose)轉化為肝醣(glycogen)儲存,並在需要時轉回葡萄糖,維持血糖穩定。此外,肝臟還負責蛋白質合成和脂肪代謝,對人體能量供應至關重要。
2. 解毒功能
人體日常攝入的酒精、藥物與環境化學物質,需經肝臟代謝分解後排出體外。此外,血液中老化紅血球分解後會釋放血紅素,其中的膽紅素具有一定毒性,肝臟需將其轉化為無害物質,經尿液或膽汁排出體外。
3. 消化與膽汁分泌
肝臟會分泌膽汁,膽汁中的膽鹽可幫助脂肪消化,並由膽囊儲存或直接排入腸道。從中醫角度來看,肝臟不僅負責膽汁分泌與消化,還能協調血液運行、調節水液代謝,並影響全身氣機的平衡。
肝不好有什麼症狀?
雖然肝臟被稱為「沉默的器官」,通常不會出現明顯疼痛,但仍有跡可循。在中醫角度而言,若出現以下症狀,可能意味著肝功能正在受損,應及早關注:
- 易怒
- 焦慮
- 暈眩
- 眼睛紅腫且眼乾
- 耳鳴
- 便秘
- 排便濕黏
- 口乾舌燥
- 臉部或背部易長痘痘
- 食慾下降
- 畏光、視力模糊
- 耳鳴、四肢麻木
- 持續性疲勞
傷肝行為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有部分壞習慣及因素都會對肝臟造成傷害。以下是6個日常常見的傷肝行為:
傷肝行為丨1. 過量飲酒
酒精會對肝臟造成極大的負擔,長期過量飲酒可能導致酒精性肝炎,甚至發展成肝硬化。肝臟需要分解酒精,但當攝取過量時,肝細胞會受到損害,影響解毒功能。
傷肝行為丨2. 吸煙及暴露於二手煙
吸煙不僅傷害肺部,還會影響肝臟健康。香煙中的尼古丁、焦油和其他有害物質需要經由肝臟代謝,而長期吸煙會增加肝臟的負擔。此外,二手煙同樣含有大量有毒化學物質,長期暴露可能導致肝臟受損。
傷肝行為丨3. 高熱量與不健康飲食
經常攝取油炸、燒烤、麻辣、加工食品等高熱量食物,容易導致脂肪肝。脂肪肝初期可能無明顯症狀,但若未加以控制,可能演變為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
傷肝行為丨4. 服用來路不明的中藥
雖然中藥在養肝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部分草藥可能具有肝毒性。若長期服用來路不明或未經專業醫師指導的中藥,可能會導致藥物性肝炎,適得其反。因此,使用中藥時應謹慎,並諮詢專業醫師。
傷肝行為丨5. 熬夜與作息不規律
中醫認為,晚上11點至凌晨1點是肝臟進行排毒與修復的時間,若經常熬夜,可能影響肝臟的正常功能。雖然現代醫學認為規律的睡眠比固定時間入睡更重要,但維持良好作息仍能有效降低肝臟負擔。
傷肝行為丨6. 濫用藥物與長期服用成藥
許多藥物都需要經肝臟代謝,若長期濫用止痛藥、抗生素或其他成藥,可能對肝臟造成損害。特別是非處方藥,長期服用可能導致藥物性肝炎,因此應遵循醫囑,避免過度依賴藥物。
為什麼要養肝?
從中醫角度來看,春天是萬物生發的季節,人體的肝膽經絡也在此時最為活躍。因此,若能在春季做好肝臟調養,不僅有助於增強體內解毒功能,還能減少一年內的健康風險。肝臟作為人體最重要的解毒器官,負責代謝毒素,維持內部環境平衡。若肝臟未能適時保養,進入夏季後可能會出現心火旺盛、腸胃不適、肝鬱等問題,影響健康。
什麼人適合養肝?
維護肝臟健康對於身體健康而言至關重要,所以任何人都應該護肝,但有4大族群應及早護肝,以免後續引發嚴重疾病。以下是4大族群適合養肝:
1. 常熬夜者
長期熬夜會影響免疫系統,導致肝臟缺乏足夠的修復時間,使肝臟容易受損。
2. 常喝酒者
酒精對人體而言是一種毒素,進入體內需要經過肝臟代謝解毒,長期飲酒會讓肝臟負擔加重,使肝細胞受損,甚至可能形成脂肪肝及引發肝硬化等問題。
3. 脂肪肝患者
脂肪肝的成因包括飲酒、肥胖、糖尿病及高糖飲食等,即使體型纖瘦的人也可能罹患脂肪肝。長期攝取過量的精緻糖類與高油食物,會使脂肪堆積在肝臟,進而影響肝臟健康。而脂肪肝患者若長期未正視肝臟問題,可能導致慢性肝病、肝硬化,甚至肝癌。
4. 病毒型肝炎患者
病毒型肝炎患者包括但不限於甲型肝炎、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患者。病毒型肝炎患者因病毒入侵導致肝臟發炎,嚴重時可能引發肝嚴重發炎、肝衰竭、肝硬化、肝癌,甚至死亡。
5大護肝方法
想由今日開始養肝,但無從入手?以下是5大護肝方法,助你維護肝臟健康:
1. 食療助你疏肝解鬱
多攝取綠色蔬菜,如菠菜、花椰菜等,亦可以食用更多的疏肝解鬱食物。此外,可多飲用護肝茶(玫瑰花護肝解鬱茶、茵陳養肝解毒茶等)、疏肝解鬱湯水(如合掌瓜紅蘿蔔蜜棗豬𦟌湯、百合馬蹄瘦肉湯),有助你養肝、紓緩心神。另外,部分疏肝解鬱中藥亦可有效地護肝、改善肝鬱體質。
2. 多做運動
多做伸展運動有助於養肝護肝、疏通肝氣,如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與瑜伽,微微出汗即可有養肝功效,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恆。
3. 早睡早起
睡眠對於養肝護肝至關重要,建議晚上11點到凌晨3點熟睡,以幫助肝臟排毒與修護。
4. 遠離煙酒及刺激性食物
好煙酒者如果想養肝,戒煙、戒酒必不可少。另外,於中醫角度而言,刺激性食物對肝百害而無一利,因此減少攝取辛辣、油炸與過度加工食品,可減輕肝臟負擔,同時護肝。
5. 保持心情愉快
心理狀態對於護肝而言至關重要。時常調節情緒,避免壓力過大,有助於維持肝氣暢通,建議多到戶外活動,享受自然環境。
護肝常見問題(FAQ)
1. 什麼人需要護肝?
維護肝臟健康對於身體健康而言至關重要,所以任何人都應該護肝,但有4大族群應及早護肝,以免後續引發嚴重疾病。以下是4大族群適合養肝:
1. 常熬夜者:長期熬夜會影響免疫系統,導致肝臟缺乏足夠的修復時間,使肝臟容易受損
2. 常喝酒者:酒精對人體而言是一種毒素,進入體內需要經過肝臟代謝解毒,長期飲酒會讓肝臟負擔加重,使肝細胞受損,甚至可能形成脂肪肝及引發肝硬化等問題
3. 脂肪肝患者:脂肪肝的成因包括飲酒、肥胖、糖尿病及高糖飲食等,即使體型纖瘦的人也可能罹患脂肪肝。長期攝取過量的精緻糖類與高油食物,會使脂肪堆積在肝臟,進而影響肝臟健康。而脂肪肝患者若長期未正視肝臟問題,可能導致慢性肝病、肝硬化,甚至肝癌
4. 病毒型肝炎患者:病毒型肝炎患者包括但不限於甲型肝炎、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患者。病毒型肝炎患者因病毒入侵導致肝臟發炎,嚴重時可能引發肝嚴重發炎、肝衰竭、肝硬化、肝癌,甚至死亡
2. 肝不好有什麼症狀?
雖然肝臟被稱為「沉默的器官」,通常不會出現明顯疼痛,但仍有跡可循。在中醫角度而言,若出現以下症狀,可能意味著肝功能正在受損,應及早關注:
- 易怒
- 焦慮
- 暈眩
- 眼睛紅腫且眼乾
- 耳鳴
- 便秘
- 排便濕黏
- 口乾舌燥
- 臉部或背部易長痘痘
- 食慾下降
- 畏光、視力模糊
- 耳鳴、四肢麻木
- 持續性疲勞
3. 吃什麼最傷肝?
首先,酒精會對肝臟造成極大的負擔,長期過量飲酒可能導致酒精性肝炎,甚至發展成肝硬化。肝臟需要分解酒精,但當攝取過量時,肝細胞會受到損害,影響解毒功能。另外,經常攝取油炸、燒烤、麻辣、加工食品等高熱量食物,容易導致脂肪肝。脂肪肝初期可能無明顯症狀,但若未加以控制,可能演變為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 另一方面,雖然中藥在養肝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部分草藥可能具有肝毒性。若長期服用來路不明或未經專業醫師指導的中藥,可能會導致藥物性肝炎,適得其反。因此,使用中藥時應謹慎,並諮詢專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