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I消融術 治心房撲動

相信不少人都知道,利用消融術來治療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 AF),主要透過阻隔或消滅在心房和肺靜脈交界的不正常細胞來控制,簡稱肺靜脈阻隔術(Pulmonary Vein Isolation, PVI)。
近年的科研數據也證明,脈衝場消融術(Pulsed Field Ablation, PFA)能更快、更安全,甚至更有效達至PVI的治療效果。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除了肺靜脈以外,心房的其他部分也能引致心律不正,其中較為常見是心房撲動(Atrial flutter, AFL)。
事實上,根據過往研究,AF患者大概有20%至25%同時患上AFL,而AFL的患者更有70%至80%同時有AF。簡單來說,AF和AFL同時出現在同一患者身上並非罕見。事實上,無論AF或AFL,病人的中風風險幾乎一樣。若只利用PVI來處理AF,剩下來的AFL,對病人來說,同樣帶有嚴重併發症例如中風、心臟衰竭的風險。究竟AFL是什麼心律毛病呢?
AFL對於心律科醫生來說並不陌生,相對於AF完全紊亂的跳動,AFL是比較有規律的心律毛病。典型AFL主要發生在右心房,不正常電流在右心房來回旋動,但必須經過一處稱為三尖瓣峽部(Cavotricuspid isthmus, CTI) 的結構。CTI位於右心房底部,前端是三尖瓣環(Tricuspid annulus, TA)及後端的下腔靜脈(Inferior Vena Cava, IVC)組成。這部分的心臟細胞傳電較慢,最終導致AFL的形成。

AFL出現時,心房跳動頻率大概是每分鐘250至280次。這高速跳動會引致心房血液流動減慢,原因是心房根本未有足夠時間將血液泵至心室,血塊也可能形成,所以跟AF引致中風的機會大致相若。
AFL的治療方法主要透過消融術從TA引伸至IVC,簡稱CTI消融術,原理非常簡單,阻隔了CTI傳電流,AFL的電流根本不能成立,所以利用消融術來處理AFL的成功率是90%,遠高於利用PVI來治療AF。以往主要利用射頻能量來進行CTI消融術,效果雖然理想,但始終局限於射頻能量需時。
作者為心臟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不正常心房撲動須知,專科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