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測病毒?

劉慧儀醫生 | 2020-03-06
新型冠狀肺炎是全新疾病,現階段對於它的病理和流行病學數據還未全面掌握,這些新推的在家測試恐怕難以實行。(法新社圖片)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正在全球肆虐,尤其是有可能存在隱形病人,令到很多人人心惶惶。最近坊間有人推出在家測試,究竟是否可行?

筆者在習醫之前,總是想當醫生真容易,寫幾個字就可收費,現在筆者當然明白到寫那幾個字背後的多重考量。

絕大部分測試都不能百分百準確,即是說有時候有相關疾病的人未能被驗測出來(假陰性),有時相反,沒有相關疾病的人卻得出了陽性結果(假陽性)。

以下是一些統計學上的簡單解說:

「敏感度」=測試能準確地在患者當中找到陽性反應的比率。

「陽性預測值」=在某一族群中對某種疾病進行測試時,呈陽性反應的受檢者中,確實有患病的人所佔百分比。

「陰性預測值」=在某一族群中對某種疾病進行測試時,呈陰性反應的受檢者中,確實沒病的人所佔百分比。

出現假陰性

敏感度高的測試能準確地找出較多患病的人。相反,如測試的敏感度低,便會出現較多假陰性,有關人士可能誤以為安全而延誤診斷和醫治的機會。

「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是受到疾病在族群中的「流行度」所影響,當某種疾病在大流行時,族群中可能大多數人都患病,陽性預測值會較高。相反,對於一些罕見疾病,陰性預測值會較高。

先說一個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測試做例子:「驗孕」。一般坊間可買到的尿液驗孕棒都聲稱超過90%準確(通常是指敏感度),即是100位有孕的女士,超過90位都能在此測試中呈現陽性反應。所以如果一位達生育年齡而有性經驗的女士,察覺到月經沒有依期而來,到商店買了驗孕棒在家測試,結果是陽性,她理所當然地判斷自己是懷孕了。但如果測試結果是陰性,是否她就肯定不是懷孕呢?

大部分讀者心裏都立刻彈出一句「當然不能肯定」吧,因為「假陰性」的原因眾多,包括測試時機、採樣和測試方法、測試儀器本身的誤差,以及測試者的個人體質因素等等。

如果這位女士正在準備懷孕,只是測試一下成功與否,測試結果不會即時對她和家人有重要的影響,她亦十分清楚明白測試結果有假陰性的問題,這種方便的在家測試是適合的。但試想一下,如果這位女士將要進行一些「高風險活動」,例如要服用一些可能懷孕人士不適合的藥物,這測試結果可能會帶來十分嚴重的影響,她是否應該自行測試?還是先和醫生商量,分析清楚狀況,再決定如何測試?

若果進行測試的女士已屆中年,大半年沒有來經,性生活不頻繁,伴侶亦有使用安全套,那麼這次陰性尿液驗孕測試是否可帶來相當的安全感,令這位女士放心?在這情況,測試者的族群(更年期,有使用可靠避孕方法)會懷孕的機率較低,所以陰性預測值相對較高,我們更有信心地判斷:你應該不是懷孕了。

自測有難度

相比尿液驗孕,病毒測試的複雜性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以流感快速測試為例,一般快速測試聲稱準確度約40%至70%,而一些研究則指實際使用上可能只有10%至80%,「假陰性」的情況比「假陽性」的為高,因為有很多因素可導致假陰性,包括:採集樣本的時機不對(超過病發後4天)、不正確採集樣本或未能正確完成測試步驟等等。筆者在診所要為病人採集鼻咽或喉嚨分泌物樣本時,很多病人都表示很不適,能否在家正確無誤地完成測試,實在有一定難度。病人在診所接受測試,家庭醫生會因應病狀和流行病學數據去判斷測試結果的假陰性機率,再決定治療方案,包括藥物和進一步測試的需要。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全新疾病,現階段對於它的病理和流行病學數據還未全面掌握,例如應當患病後多少天去採集什麼樣本(呼吸道分泌?血液?)?如何決定下一步(是否要覆驗?何時?還是要進一步採用更準確的測檢方法?)?沒有詳盡的數據和討論,這些新推的在家測試恐怕難以實行。

當病人在家做測試,拿着結果來問筆者:「咁我係咪即係無事?」我都只能答:「唔知,連真係無病嘅機率都只能估估吓。」

病人再問:「我應該點做?」

回歸基本步

家庭醫生能做的是回歸基本步:查詢詳細病狀和接觸史,再判斷患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可能性,以及根據病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交需要,給予建議。

相對於其他簡便測試,有關傳染病的測試最大問題是假陰性會令病人誤以為自己沒有患上疾病,便心安理得,或疏於防範、延誤治療,令傳染鏈延續,這對於防控傳染病是一大隱憂。

撰文: 劉慧儀醫生_私人執業家庭醫生、社會醫學專科醫生

 

[信健康] 了解病毒非難事,健康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一般坊間可買到的尿液驗孕棒都聲稱超過百分之九十準確,即是一百位有孕的女士, 超過九十位都能在此測試中呈現陽性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