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篩查

鄺國柱醫生 | 2020-03-12
雖然肺癌是本港第二常見的癌症,但它卻是最致命的癌症。吸煙(包括二手煙)正是最重要的風險因素,而非吸煙者肺癌則是亞洲區的特色。咳嗽、咳血、胸口痛、氣喘、消瘦、持續發燒都是大眾熟悉的病徵,但早期的肺癌是可以完全沒有病徵的。

雖然肺癌是本港第二常見的癌症,但它卻是最致命的癌症。吸煙(包括二手煙)正是最重要的風險因素,而非吸煙者肺癌則是亞洲區的特色。咳嗽、咳血、胸口痛、氣喘、消瘦、持續發燒都是大眾熟悉的病徵,但早期的肺癌是可以完全沒有病徵的。當病人出現各種典型病徵時,可能已是晚期了!愈早期的肺癌,5年後的存活率就愈高,所以醫學界一直設法在肺癌初期就能診斷及治理:肺癌篩查的觀念因而產生。就肺癌而言,吸煙人士自然是篩查重點。可惜沿用多年的肺部X光或驗痰(查看癌細胞)都不是篩查肺癌的好工具,不能達至早診斷及減少死亡率。

直至到2011年美國發表的NSLT研究:在特定的吸煙人士中每年使用低輻射量電腦掃描作肺癌篩查,比只用肺部X光作篩查能減少兩成死亡率!旋即引起美國政府及歐洲多國健康政策改變。2018年發布的NELSON study亦再次確認使用低輻射量電腦掃描作篩查的效益。個人而言,這個篩查方案有可能大幅減少肺癌的死亡率,不過由於電腦掃描能偵查出極細(卻無關痛癢)的結節,因此亦可能為病人帶來不必要的煩惱甚至入侵性檢查!雖然坊間有不少抽血服務據稱能作肺癌篩查之用,但到目前為止,這些測試似乎都未達到臨床使用條件。

使用低輻射量電腦掃描作肺癌篩查的兩個額外得益:篩查慢阻肺病及冠心病。首先吸煙也是慢阻肺病的主因,不少文獻已指出電腦掃描能準確地診斷肺氣腫,再配合肺功能測試,要診斷慢阻肺病就不再困難。吸煙亦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在低輻射量電腦掃描中顯示的冠狀血管鈣化量亦可作篩查冠血病用,然而這種做法在香港並不普遍。

肺癌篩查在學術、執行及財政上仍有大量疑問。將來會否在香港落實似乎不太樂觀,但個別高風險人士(如長期吸煙人士、有肺癌家族史等)宜向專業人士請教這方面的服務。

作者為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認識肺癌非難事? 健康貼士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