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有天不用看醫生

侯鈞翔醫生 | 2020-06-15
醫療服務正如其他行業一樣,必須走在大時代的轉變尖端,才能最大程度惠及人類。不過,機器是死的,它沒有辦法能明白人靈魂深處的呼喊,它只能向人類的經驗和知識學習,因此在以人為本的醫療服務,只能是輔助角色。

時下AI技術進步,有朋友問我會不會擔心受威脅了?皮膚科診症屬於圖像分析,科技愈來愈進步,某天完全有這個可能。

我會答,若有這一天,我會鬆一口氣了。我會感恩人生還我一個自由,我可以再選擇一次。我還會繼續選皮膚科嗎?甚至還會做醫生嗎?

有一種是肯定的,這些年作為一個醫生,自我得着有時比醫治過程更豐富。作為醫生,我的得着比病人還多,真的,你沒有看錯。

醫學,就是人與人的互動。

二十一世紀,文字已不能完全傳遞我們想表達的。互聯網速度提升,溝通已不能單單滿足於文字或書本,不久的將來,絕大部分訊息將以影片圖像傳遞。不單是醫生或有關專業人士,大眾對知識的尋索追求,可以在網上的搜索容量幾何級數遞增,可見一斑。

新冠疫情,令科技提早來臨。

疫情期間,大家需要保持社交距離,也有人怕去醫院,因為人多菌也多。Telemedicine,遠程醫療,利用視像互動,提供了安全的視診通道。也因此特顯它的重要性。遠程醫療,其實在其他方面也提供診療方便,例如院舍偏遠的,又或行動不便的。醫療服務正如其他行業一樣,必須走在大時代的轉變尖端,才能最大程度惠及人類。不過,機器是死的,它沒有辦法能明白人靈魂深處的呼喊,它只能向人類的經驗和知識學習,因此在以人為本的醫療服務,只能是輔助角色。

人類不是不夠聰明,問題是我們的道德倫理操守是否有足夠的成熟和智慧而成為大時代的一盞明燈?我們現有的管制和制度是否有足夠的強度去維護民康?遠程醫療,因此也涉及工具的準確性和病人的私隱保障等。

醫學界會繼續為公眾解釋遠程醫療及提供有關的治療解構。同時,也希望對醫療發展啟動思考和探討,為人類幸福診斷一個美好的未來。歡迎分享你有興趣的話題,以及提供寶貴的批評和意見。

作者為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

[email protected]

 

[信健康]防疫措施要小心,支援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