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穿中西看「脾藏」與「脾臟」

高錦明教授 楊朗庭博士 | 2020-08-12
雖然上周已立秋,但間中氣溫仍然偏高,如大家到餐廳喝凍飲時,不妨考慮少冰甚至不喝冷飲,保障脾藏健康。

香港地處沿海地帶,氣候炎熱而且空氣濕度高,加上生活和精神壓力,以及日常的不良習慣,濕氣體質已成為不少香港人的健康難題。現時脾濕的問題變得愈來愈普遍。一般市民對脾虛的認知包括眼腫面腫、身重肢倦、腸胃不佳和精神不振等問題。當中水腫更是一眾愛美人士十分擔心的問題。研究發現,原來脾虛濕熱會改變身體內的新陳代謝,令身體不同部位的水通道蛋白(Aquaporin)過度表達,最後改變體內水份分布,帶來水腫問題。

中醫的「脾藏」比西醫的「脾臟」複雜得多。「脾藏」作為五藏之一,對維持健康具超然地位,並與其他藏腑緊密聯繫。「脾藏」廣義上涵蓋胃、小腸、大腸等腹部內的器官。當脾藏出現問題時,身體自然會百病叢生,影響遠遠超過造血和免疫功能。脾藏五行屬土,「主運化、主升清、主統血」,涉獵消化、神經、代謝、免疫等多個系統的工作。器官間的正氣流動對維持人體血氣,甚至維持良好免疫功能等角色關鍵。當中脾胃的關係密切。

脾藏 氣血生化之源

脾胃同受水穀,為氣血生化之源。胃主受納,脾主運化,脾胃共同完成消化、吸收和運輸營養的工作,對維持身體正常運作,提供營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故稱為「後天之本」。從西醫角度來看,「脾臟」位於左上腹,處於胃的背面,形狀為橢圓形,具有造血、存血、濾血及免疫等功能。「脾臟」雖不是維持生命的核心器官,但能影響生活質素。因意外和撞擊而需要進行脾臟切除手術的事件時有所聞。研究指出,不少病人術後還要面對免疫力低下的風險。

不難理解,脾藏對全身的營養供給責無旁貸,特別是肌肉和腦袋。近年,愈來愈多年輕人開始健身和運動的習慣,為求呈現更好的身形線條。近日,筆者常聽到朋友抱怨:「為什麼自己的肌肉永遠長不大?」或者覺得自己長期健身的努力都白費了。《靈樞.本神》指出「脾氣虛則四肢不用」,所以脾虛的結果是肌肉萎縮,肌肉怎長也長不大。同時,當人體營養供應鏈出現問題,不單是四肢,身體每個部位都會受到影響,特別是脆弱的腦袋。

現代常見的腦退化疾病,包括阿茲海默症(又稱腦退化症,Alzheimer's Disease),中醫常以腦髓虧虛解釋此類疾病的出現。脾藏的工作正是把水穀化為體內營養精華,將五臟所生的精髓分配到身體各部分。腦退化疾病的生成正是精髓生成、配送、消耗出問題,脾虛則會「精髓不升,腦髓失養」。另外外國有句說話「We are what we eat」,意指我們的飲食習慣決定了自己的身體狀況。在此基礎上,筆者想特別強調脾藏營養吸收的角色,提高大家調養脾藏的意識。

大家可曾因工作或學習上的焦慮而導致消化不良?或長期處於精神繃緊時,曾否發現特別容易患上感冒?這些其實都是「脾虛」的表現。在人類演化史中,人體為應付危機及提高生存機率,早已演化出「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PA Axis)系統,以配合「反擊或逃跑」(Fight or Flight Response)的反應。壓力之下,大腦「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系統會分泌「壓力荷爾蒙」皮質醇,提高心臟肌肉供血以助反擊逃跑,應付短期需要。皮質醇同時削減人體免疫系統資源,造成免疫抑制(Immunosuppression)。

脾臟 腦部免疫系統

另一方面,思慮過度亦會影響交感神經系統(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抑制消化系統功能,嚴重者能引致消化道疾病,包括消化性潰瘍和腸易激綜合症。原來《黃帝內經》早已指出「思傷脾」。古人發現思慮過度會引起情緒失調及焦慮,傷及脾胃,最終正氣流動不暢,繼而變得疲倦及不能集中精神。幾千年後的今天,科學家終於為「思傷脾」找到醫學實證。焦慮情緒透過神經及內分泌系統,即「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及交感神經系統,引致消化及免疫系統問題,帶來這些「脾虛」症狀。

最近,《自然》(Nature)雜誌刊登一篇有關脾臟、腦部與免疫系統的重量級研究成果。科研人員在小鼠實驗顯示,腦部與脾臟的交流能調節免疫反應水平,直接影響抗體介導的免疫反應。脾臟活動更是由自主神經系統(Autonomous Nervous System)直接控制,和「反擊或逃跑」機制有關。研究又發現兩個重要大腦區域,包括杏仁核和下丘腦室旁核等和情緒相關的區域,有着連接脾臟的神經元,為腦部和脾臟之間的連接提供重要證據。

另外,愈來愈多醫學研究顯示神經及免疫系統間的關係其實密不可分。脾臟作為人體最大的淋巴器官,是免疫系統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當中,通往人腦的淋巴系統更是有協助大腦細胞帶走代謝廢物之功用,具有「排毒」的角色。腦退化症患者腦細胞中類澱粉蛋白(Amyloid Protein)的生成被視為該症的其中一個病理,導致腦部功能障礙。近年,美國更有科學家針對脾臟的酪氨酸激酶(Tyrosine Kinase)研發抑制劑,進行抑制腦部類澱粉蛋白生成之臨床研究,防治腦退化症。可見,脾臟和腦部的關係實在息息相關,進一步印證古人領悟出腦脾間關係的傳統智慧。

保護脾藏的習慣應由日常做起!脾濕表現於運化受阻,造成脾胃虛弱及功能失調,原因多半是由於飲食不節所致。特別是在夏天,市民不論老中青都喜歡點凍飲。正所謂「寒凝則聚」,腹部寒涼可帶來腹部肥胖及經絡堵塞的問題。當濕邪重濁停滯,加上陰寒內生寒濕相合,最後便會演變為寒濕困脾。

喜歡飲酒、嗜辣或高脂食物的朋友也要注意,小心因濕熱醞釀而損傷脾胃,演變成脾藏濕熱。另一方面,抗體生產、免疫細胞的製造,甚至脾臟健康成長均需要大量蛋白質,所以日常宜均衡地從肉類、豆類及奶製品等攝取足夠的必需胺基酸。此外,脾藏健康與運動對氣血生成和運行十分重要。恒常的運動習慣絕對有助促進脾藏健康,促進身體運化功能正常。天氣炎熱時,如大家到茶餐廳打算餐飲「加兩蚊」時,筆者鼓勵大家不妨考慮少冰甚至不喝冷飲,保障脾藏健康!

撰文:高錦明教授_香港科技大學中藥研究中心副總監

   楊朗庭博士_香港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部訪問學者

 

[信健康] 了解中西看脾臟,專業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