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連性腸梗阻

賴偉達醫生 | 2020-08-19
黏連性腸梗阻是由於腸道水腫引致收窄,小腸內的食物殘渣不能通過小腸,所以病人會有腹脹、沒有放屁、大便及嘔吐等病徵。

最近數個晚上,我都要回去醫院為病人做緊急手術。這些病人都是患有腸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或俗稱腸塞,當中原因有結腸癌及腹部黏連。今日主要想簡略地講解黏連性腸梗阻(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其成因可分為先天性及後天性。先天性的黏連是腹腔內有黏連帶(Adhesive Band)導致腹腔內疝(Internal Herniation),小腸進入內疝後引致小腸腫脹及小腸閉塞。後天性的原因一般由於病人曾患腹膜炎,例如闌尾炎,或曾接受腹腔手術如結腸手術或子宮切除手術。以筆者的有限經驗,認為患上婦科癌症而需要做子宮切除及電療的患者所引發的腸塞病徵較嚴重。

黏連性腸梗阻是由於腸道水腫引致收窄,小腸內的食物殘渣不能通過小腸,所以病人會有腹脹、沒有放屁、大便及嘔吐等病徵。當中的嘔吐物一般為綠色,因為綠色是小腸內殘渣的顏色,和一般腸胃炎患者嘔吐出來的是食物不同,醫生可以此估計嘔吐的原因。

醫生一般會為患者照X光及驗血。X光可以看到小腸擴張,血液可以評估病人有沒有因為腸塞引致電解質異常。一部分黏連性腸塞可以用保守治療醫治,包括:1.胃喉、2.鹽水點滴及3.尿喉。胃喉可以將胃及小腸內的液體放出,減低小腸內的壓力以紓緩小腸腫脹,當小腸腫脹減少後,閉塞的情況就會改善,小腸會有機會再一次通暢。另外,腸塞的病人會有嚴重脫水,鹽水可以補充水份,而尿喉可以觀察排尿情況,以評估身體水份是否足夠。

假如保守治療失敗,醫生可以為病人做小腸造影,由於造影劑內的濃度比較高,所以可以產生物理現象,將小腸內腫脹的水份吸走,幫助小腸消腫,有可能紓緩腸塞情況,如果小腸造影後病人沒有好轉,就需要做外科手術將黏連分解。手術可以用傳統或微創腹腔鏡進行,兩者的選擇視乎病情的嚴重性而定。

作者為外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認識腸塞處理,醫生貼士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