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腐而後蟲生

顧小培 | 2020-11-06

所謂「物必先腐,而後蟲生」一語,源自「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蘇東坡)的文章《范增論》。蘇軾不但具文名,更是從政多年,自有獨特的見識。

范增早蘇軾九百多年,是秦末至漢初一段時期中的人物。秦始皇在位三十七年時巡行天下,途中去世。本來他曾立遺詔,囑長子扶蘇到咸陽來主持他的葬禮;意思是要他繼位。但丞相李斯等人秘不發喪,陰謀下詔書賜死扶蘇,讓他的弟弟胡亥繼承。兩年後,陳勝、吳廣首先發動,假借扶蘇之名起義,說的是「少子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百姓大多聽聞扶蘇賢能名聲,又因秦暴虐,紛紛響應。

另一邊廂,楚國貴族項氏的後裔項梁,因殺人之故,與姪子項羽避仇於江東吳中一地。他一直有謀反之意,暗中招兵買馬,訓練子弟。范增向項梁獻計。他指出,楚地流行一句讖語,說的是「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況且楚人思念楚國先王,所以建議項梁立楚後人為王,以爭取楚地民心。項梁聽從其言,查得楚懷王之孫熊心在民間牧羊,乃立之為王,號「楚懷王」;率眾反秦。

翌年項梁戰死。懷王封宋義為「卿子冠軍」、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率兵往鉅鹿救趙。在鉅鹿之戰中,宋義按兵不動四十多天,意在消耗秦國兵力。在第四十七天早上,項羽闖入宋義帳中,將其斬首。項羽對軍士宣稱宋義與齊串通,要背叛楚國,自己是奉楚懷王密令殺他的。楚軍諸將擁立他,代理領軍之職。懷王接報後,被迫任命項羽為上將軍。項羽進兵鉅鹿,破釜沉舟,表明自絕退路,若不得勝,有死無生。楚軍於是無不拚命,以一當十,項羽九戰九勝,大破秦軍。

鉅鹿之戰後,項羽繼續向關中進軍。但他十分暴戾,經過的地方無不成為一片廢墟。關中人民對他大為失望。過了不久,項羽連楚懷王也予以流放,再而殺害了。

至於范增,項羽受陳平所設離間計之惑,懷疑他與劉邦私通,乃逐漸剝奪他的權力。范增大感不忿,於是告老還鄉,卻在途中因背癰發作而死。一般人讀史,見項羽與范增君臣善始不能善終,常為之嘆息,認為這是楚失敗的原因之一。蘇軾卻持不同見解。他認為項羽為人乖戾,早有殺增之心。所以他在《范增論》中說:「物必先腐也,而後蟲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後讒入之。陳平雖智,安能間無疑之主哉?」陳平雖然有智謀,如果做主子的不是早有疑心,反間計怎能得逞?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樂活知食 踢走都市病》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