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長患者存活率 惡性腦腫瘤治療新方法

吳永杰醫生 | 2020-12-25
膠質母細胞是腦部一種原發性的惡性腫瘤,患者會感到頭痛、頭暈,變得健忘,容易失眠疲倦、口齒不清、呆呆滯滯等。

癌症之中,腦癌具有相當侵襲性,當中的膠質母細胞瘤更惡名昭彰,它是腦部一種原發性的惡性腫瘤,生長速度比一般腦腫瘤快,即使以手術切除,再配合化療及電療,患者發病後存活期平均只有12個月。近年,出現嶄新的治療技術腫瘤電場治療(Tumor Treating Fields, TTFields),臨床研究顯示存活期可延長至20個月,部分甚至長達5年,能為患者燃點希望。

與香港常見的腫瘤比較,如腸癌、肺癌、乳癌等,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算是少數,香港每年新症約200宗;不過, GBM卻是最常見的原發性惡性腦腫瘤,為腦部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患者會感到頭痛、頭暈,變得健忘,經常記不起事情,容易失眠疲倦、口齒不清、呆呆滯滯,亦有患者會嘔吐,看東西有重影。原因是腫瘤壓在腦部不同位置所致,假如在運動區,會影響手腳平衡力,在感官區,身體某些地方就會麻痹或沒了感覺;腫瘤生長速度快,感覺反應出現變化是代表腫瘤亦正在變化。

常見於中年及長者

發病的年齡,沒有特別的高風險群組,可發生在長者或小童身上,不過,年長較年輕為多,常見於六七十歲人士,四五十歲的亦有不少,這兩個是不同的病發年齡層,個案情況有點不同;六七十歲的是原發性惡性腦腫瘤,一旦發展出來已經是GBM,至於四五十歲的初起發現是低毒性的膠質瘤,慢慢轉化成為GBM,此兩類人在基因、分子化學上的檢查會有不同。

有位50歲女士前來求醫,她經常頭痛,左邊手腳活動能力差,間中更出現癲癇情況,經過磁力共振檢查,發現腦部有一個差不多5厘米光影,詳細檢查證實屬於演化性腦腫瘤GBM,需安排手術切除。在進行手術時,惡性腫瘤和腦部之分界可能會模糊不清,故此需要依靠螢光劑導航,患者在手術前2至3小時前把螢光劑喝下,之後惡性腦腫瘤便會在手術中一些特別的儀器下顯現成紅色,作為切割腫瘤的導航。

手術治療是在安全情況下作最大的切除,腫瘤較細而癌細胞亦存在於沒那麼多功能的位置,治療可以進取些時,相反,在功能區就會有些限制,需要在盡量不影響功能的情況下切除影像上的可見腫瘤。不過,GBM癌細胞亦存在於掃描影像範圍之外,總的來說,手術始終不代表百分百清除腫瘤,加上GBM生長速度快,因此復發的機會偏高。

手術後2至4個星期讓傷口復元,便開始下一步標準治療,進行電療和化療;這位50歲女患者,第一次手術後本已情況轉好,在等候電療化療期間,卻出現新的病徵,腳又再度變得差、無力、行路困難,代表腫瘤復發;以磁力共振檢查後,需要做第二次清除手術,由於她的情況異常,提早開始了電療化療及口服化療藥,可是亦見有復發跡象,於是加入電場治療TTFields,至今維持了一段時間,半年以來情況穩定。

因應個別患者情況,假如基因變異特徵是向好,接受標準的電療化療方案之後一至兩年才會復發,若基因變異特徵是不好,半年至一年內就有機會復發;而這位女病人基因變異特徵是較壞,腫瘤生長速度很快,結合了TTFields的治療方案增強對腫瘤的控制。

控制腫瘤生長速度

控制腫瘤的生長速度,是延長患者存活率的關鍵,TTFields是運用特定頻率的交變電場,通過貼在皮膚上的電極貼傳遞至病灶位置,電場會干擾癌細胞的分裂,從而控制其生長。TTFields已獲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核准應用於初確診和復發性GBM患者身上。大型第三期臨床研究EF-14證實,初確診的GBM患者在接受手術並完成標準電療化療後,以口服化療藥物替莫唑胺(Temozolomide)同時配合TTFields,能把患者的整體存活時間由只用電療化療的16個月延長至21個月;另有臨床研究數據,接受TTFields的GBM患者,5年存活率由5%增加至13%。

病人要把4塊電極貼黏在頭皮,位置按照磁力共振及通過電腦程式計算得出,接駁到儀器後開始治療,每天最少接受治療18個鐘,儀器可戴着休息及外出購物吃飯,重約2.7公斤。此項嶄新治療技術有效延長存活率之餘,病人表示並沒有出現嘔吐、食欲不振等不良反應,精神狀態得到改善,能夠應付起居生活。

雖然有部分病人接受治療後可繼續工作,但不少人卻因而喪失工作能力,加上患者主要是年長人士,經濟負擔會有一定困難;目前,腫瘤電場治療TTFields已獲文獻證明有效延長患者存活期,尤其是一些特殊個案更有幫助,希望政府及各界機構關注GBM患者,並伸出援手,讓新治療技術得以普及化。

撰文 : 吳永杰醫生_神經外科專科

 

[信健康] 治療腫瘤新方法,專科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TTFields運用特定頻率的交變電場,通過貼在皮膚上的電極貼傳遞至病灶位置。(作者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