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言語治療師!」

徐敏儀 | 2021-04-02
言語治療師會按照病人的情況度身訂造療程,循序漸進地改善說話或吞嚥等問題。(圖片提供:養和醫院)

「我要做言語治療師!」每個人大多有童年志願,對吧?但要當一名言語治療師卻非我的兒時夢想,甚至我小時候應該從未聽聞「言語治療」這行業呢!其實,本文開首這句說話,是我一位診治過的對象、一位患有發音障礙小朋友的姐姐對她媽媽說的。

某天,4歲的晴晴由父母帶來診所,說她的發音有別於他人,例如會將「狗」說成「豆」、「洗手」說成「抵豆」等。老師說有時會聽不懂晴晴想說什麼,更發現她可能因為怕被同學取笑而變得比以前沉默,建議她盡快安排接受言語治療師評估。

治療對象 類型廣泛

晴晴的發音問題不算嚴重,只是未能準確發出某幾個廣東話的子音以致出現混淆。我們立刻安排了每周一次的治療,而比晴晴大兩歲的姐姐雯雯亦會陪同一起上課。治療主要是透過辨別訓練、示範、模仿,並利用遊戲方式有系統地把發音問題改善。雯雯每次都很用心觀察,期間亦能令妹妹愉快地投入治療,於是我便把家居練習這項「重任」交給她,並讓媽媽從旁指導、協助。雯雯一臉認真地模仿着我向妹妹的示範:「妹妹,哪一張是『狗狗』圖片?你試試找出來!」此情景令我不禁會心微笑。

晴晴的進度很理想,3個月後便順利完成治療。媽媽跟我說,姐姐很喜歡跟妹妹一同參與言語治療,更跟她說長大後要當言語治療師的志願。媽媽聽了便笑着答:「好啊,但你要讀很多書呢!」聽罷真教我啼笑皆非!

過往本地言語治療培訓及人手很有限,但現今已有4所本地大學提供學位及碩士課程,畢業後便可成為執業言語治療師。另外,亦可透過衞生署登記為「認可言語治療師名冊會員」,以確認其專業資格供市民查閱。大學的課程範圍很廣泛,可謂「文理兼備」;有解剖學、生理學、語言學、心理及輔導、聽力學及溝通障礙等。學生亦需於所有臨床實習中取得及格才可順利畢業。

就業方面,除了醫院、診所、護理院舍、非牟利機構及學校外,亦可選擇私人執業。以我同屆同學為例,除了當本行,亦有成為大學教授,或進修後轉為臨床心理學家、聽力學家等。具有同理心、愛助人、分析問題及溝通能力佳等,都是合適做言語治療師的條件。

其實接受言語治療的對象很廣泛,除了出現發展性問題的兒童,亦有成人或長者因各種疾病如中風、癌症等所引致的溝通及吞嚥問題。以下再分享兩個曾治療過的個案,讓讀者們對我們的工作有更多了解。

中風患者 有口難言

30多歲的王女士,在分娩雙胞胎時不幸中風,導致右邊身半身不遂,說話困難,由腦外科專科醫生轉介到言語治療。王女士的家在深圳,第一次見面時由她母親陪同,王媽媽既擔心又焦急地請我一定要令她女兒說話。躺在床上的王女士,身體仍然很疲弱,對我說的話像一知半解,無論我問什麼,她都只能發出「依 - 依」聲音來回應,而她患的是嚴重失語症,是由於大腦控制的語言區域受損,影響到她的理解和表達能力。

待王女士的精神稍為好轉,我隨即安排了緊密的療程。由起初的單音模仿,到較容易掌握的一兩個字詞,再將不同詞彙組合成短句子去表達自己,都是靠她堅毅的性格,用了兩年時間逐步去克服。記得醫生准許王女士出院時,她的孩子已經半歲了,但她的說話能力仍然是簡短及結結巴巴,幸好她的家人能為她安排深港來回接送,讓她繼續接受治療。從之前不能說話,到「畢業」的時候她已經能用電話與司機溝通:「我5分鐘後便下來。」亦可以獨立跟接待處的同事安排預約下一次的治療時間。這幾年她仍需偶爾到醫院見醫生作定期覆診,碰到面時我總會跟她像朋友般聊天一會。轉眼間她的孩子已上小學。看着她的家庭照,總教我回想起治療時的點滴,感恩能為她帶來希望,因為我常以她的孩子作為其動力,鼓勵她要跟兒女們一起學說話,繼續做個好媽媽。

食得是福 得來不易

常言道「食得是福」,這句話套在患有吞嚥困難的人身上相信感受至深。吞嚥能力雖然與生俱來,但可能因為患病、手術或年老機能退化等而出現問題,嚴重可以引致缺水、營養不良,或因食物誤掉進氣管,引致可致命的吸入性肺炎。

90多歲的張婆婆患有多種長期疾病,包括柏金遜症、認知障礙症及心臟病等。她患有吞嚥問題已一段時間,日常只能吃糊狀食物,由家人或傭人餵飼,而且進食很緩慢,一頓飯往住要花上一小時以上才完成,有一次更不幸因吸入性肺炎入院。

起初主診醫生建議放置鼻胃管注入營養,可是張婆婆的鼻腔比較狹窄,放了好幾次都不成功,看到張婆婆每次插喉的過程,她的女兒都痛在心裏,跟醫生商量後,決定找言語治療師評估,以了解有否機會讓張婆婆進食。然而,以張婆婆的情況,要進行吞嚥復康訓練是有難度及一定風險。與家屬及主診醫生作詳細分析後,我們的共識是嘗試利用「深喉咽肌刺激法」進行訓練,然後逐漸嘗試用口餵飼小量糊狀食物,並由注射式營養液作補充。訓練開始後,由最初的兩三小口,到慢慢按能力增加至每天吃1200至1500毫升糊狀食物,再配合少吃多餐、小心餵飼而又密切觀察的方案下,張婆婆終於可免卻放置鼻胃管之苦。雖然張婆婆已經不能說話,但看到她寬容的表情,我想她女兒及家人都比較安心。

撰文 : 徐敏儀_養和醫院高級言語治療師

 

[信健康] 認識言語治療,健康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