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可否不要老
筆者最近看了撼動人心的電影《爸爸可否不要老》,故事講述年老的父親患上老人癡呆症,他的認知世界與現實逐漸形成落差,隨着病情急轉直下,父親開始忘記時間、空間,甚至親人……這部電影能讓觀眾進入患者的困惑世界。
老人癡呆症亦稱為「認知障礙症」,其他名字包括「腦退化症」和「失智症」。認知障礙症與年齡息息相關,本港每10名70歲或以上的長者便有一名患者,85歲以上患病比率更高達三分一。它的症狀除了記憶力減退之外,其他各種認知功能也會漸漸退化,同時也可能出現性格轉變、鬧情緒、疑心、幻覺,或與家人發生爭執。很可惜現在的藥物尚未能減緩腦部的退化,精神科藥物只能減輕病徵,如控制衝動、穩定情緒和減少精神錯亂。
忘了時間和空間的認知障礙症患者,就如被困在一座迷宮,當中出現的情緒包括驚惶失措、焦慮矛盾和孤獨無助。作為家人或照顧者,只要能給予適當的關心,就能察覺患者的需要,雖然他們自我照顧能力漸漸失去,可是家人是能夠伸出援手,協助患者解決問題的,陪伴他們一起走出迷宮,這樣就能構建一個「老有所養、老有所屬、老有所為」的共融社會。同時照顧者也應該懷着寬恕的心,允許犯錯的患者重新學習的機會。當然照顧者也需要關注自己的精神健康,並要適時地紓緩自己的壓力和負面情緒。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宣揚孝道和尊敬長者。雖然我們無法擁有完美的父母,可是很多父母已經為子女付出他們的所有。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不要當失去時才後悔沒有珍惜。父母賜予子女生命,而子女的職責就是讓年邁的父母生活多姿多采和充實地活在當下。因此,當父母踏入遲暮之年身體多了毛病,甚至得了認知障礙症,作為子女也應該盡最大的努力回饋父母。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尊敬父母,將來一定得到子女的孝敬!
作者為精神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爸爸可否不要老,精神資訊可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