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傷風感冒的發燒(二)

洪之韻醫生 | 2021-05-15
血癌大致分兩類:急性淋巴細胞性血癌(ALL)和急性骨髓血癌(AML),前者比較常見。

詠兒因斷斷續續的發燒、疲累和流鼻血而入了兒科病房,發現有貧血,血小板數量非常低,血液內有癌細胞,臨床初步被診斷為「血癌」,立刻轉到兒童癌症中心去醫治。

在兒童癌症中心,醫生需要確定詠兒的癌細胞有否影響腦部,所以要抽腦脊液檢查,做骨髓檢查以確定血癌的類別;安排心電圖、心臟超聲波、肺X光片、驗尿酸、肝腎功能及電解質等,確定化療前身體器官功能正常。

對於詠兒父母,這一切都來得太突然。詠兒病床對面剛好也是個患有血癌的少女,叫樂晞,13歲。樂晞的媽媽看見詠兒媽媽眉頭深鎖,主動開解她:「5年前我和你一樣,寶貝女兒被診斷出血癌。」

血癌大致分兩類:急性淋巴細胞性血癌(ALL)和急性骨髓血癌(AML),前者比較常見。樂晞早於8歲時被診斷患上ALL。經過兩年多治療康復,回到正常生活。可惜,樂晞第二次患病,今次是AML。雖然兩者都是血癌,但AML的治療方法在兒癌方面進展比較緩慢,近年才有突破。今次,樂晞血癌沒有完全消失,需要做骨髓移植以超高劑量的化療藥去殺死剩餘的癌細胞。

樂晞的父母當時心力交瘁,很多個星期沒有離開過骨髓移植房,全天候照顧樂晞。初時情況有進步,骨髓移植後數月,癌細胞突然增加,父母和醫生感到非常擔心。

保持信心

可幸的是,中大於2018年成立了「香港中文大學卓越兒童健康研究所」,進行尖端的跨學科研究,提升兒科疾病的精確診斷和治療方法。由於樂晞屬於二次患癌,醫生很早已作兩手準備,為樂晞進行基因排序、核糖核酸測序(RNA Sequencing)、基因和藥物反應測試。幸運地,研究團隊發現,樂晞有數隻新藥在測試中有良好反應,而且是美國FDA已經批准使用的藥物。

原本以為要放棄治療、接受死神到來的樂晞,因為科技進步,進行針對性個人化治療,不足兩星期的藥物,把原來佔據骨髓四成的癌細胞減到5%以下,情況理想,沒有復發。樂晞媽媽的親身經歷,提醒大家不要放棄,就算情況再惡劣,也要保持信心和希望。

作者為兒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兒童發燒可大可小, 醫生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