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針背後

林嘉良博士 | 2021-06-01
依據「改變理論」(Lewin's Change Theory),當推動力大於阻礙力,人類就會被驅使作出改變。未有樓宇大抽獎前,未打針的人阻礙力絕對大於驅動力,作為政策研究者或者需要認真聽一聽市民心聲,為什麼他們拒絕為健康打疫苗,反而是為樓宇抽獎而打針呢?

心理學指出,人傾向幻想事情會變得美好。讓我們玩一個遊戲,叫作下任男朋友(或女朋友)。請用30秒時間用10個形容詞形容你的下任男(女)朋友。

計時結束,請問10個形容詞當中,正面的形容詞多還是負面的多呢?基於人類對未來有所希望,人類一般傾向於認為未來的世界是美好的,這種美好包括各樣事物,包括實際上的,還有感官上的。事實上,一些用於研究的量表,如「心理幸福感量表」(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cale)當中,就有數項關於對未來的看法。

說回本城熱話,打齊兩針疫苗獲抽千萬豪宅的機會。消息一出,登記打疫苗的人大幅增加,大家都心想自己會成為童話裏的主角,成為百萬人當中的幸運兒,手握門匙在屋苑大堂受萬人景仰的畫面活靈活現於眼前。不過,其實大部分人都明白,童話就是童話,但還是滿心歡喜想一試成為「被時代選中的人」的味道。

回歸現實,依據「改變理論」(Lewin's Change Theory),當推動力大於阻礙力,人類就會被驅使作出改變。未有樓宇大抽獎前,未打針的人阻礙力絕對大於驅動力,作為政策研究者或者需要認真聽一聽市民心聲,為什麼他們拒絕為健康打疫苗,反而是為樓宇抽獎而打針呢?當中的問題牽涉多個範疇,當然包括公共衞生,看來同時還包括住屋、信任及支持等深層次問題,這需要由其他方面的專家向政府出謀獻計了。

作者為香港心理治療總會主席

 

[信健康] 解構接種疫苗阻力,心理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