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迷父母親

李維榕博士 | 2021-07-24

當那父親說,他提早退休,為的就是照顧女兒, 我就開始為他擔憂!

女兒已經17歲,如果成為父親的新「事業」,那麼父女都很難建立自我的空間。

照理說,孩子長大,是需要離開父母的。反叛是青年人必須經歷的過程,他們為什麼要戴上耳機讓吵鬧的音響把頭腦爆炸?為的就是聽不到父母的聲音。因為如果只聽到大人的聲音,他們就更難發展自己的判斷和思考。

偏偏很多孩子,一方面想脫離父母的管制,一方面又不停闖禍,讓父母無法放手。這種因果循環,幾乎是大部分青年人與父母糾纏不清的本質。

這個孩子也是一樣,她不停鬧事,父母罵也不成,勸也不成。與父母爭吵,她就跑出去「把第一個碰到的人揍一頓」,然後用鎅刀把自己的手腕鎅得一塌糊塗,更糟的是與損友吸食大麻,全無自我控制的能力。

父母想盡辦法與她溝通,但是像大部分父母一樣,他們所指的溝通,就是要孩子聽話。孩子不聽教,父母就宣布溝通無效。並非父母不想去了解孩子的心聲,只是總免不了一有機會就不停教化,女兒說:「你們說的我一早就知道了!」再說下去就把她當白癡了!

但是孩子實在出現問題,父母搜索枯腸,不停自我反省,就是無法找到應對辦法。孩子埋怨他們對自己不夠關心,父親就決定放下自己的事業,專心協助女兒。

長期把專注力放在孩子身上的父母,不但孩子需要他們,他們也需要孩子,長期互相依賴,也不知道誰更需要誰。

表面反叛 內裏依賴

其實女兒十分矛盾,自小就生活在過度保護的環境下,對家庭以外的生活本來就沒有把握,一方面渴求獨立,一方面又怕被父母遺棄。這些孩子往往在家中呼風喚雨,在外面卻是全無自信。身體發育充分,心志卻十分脆弱;表面看來反叛,私底下卻離不開父母。

這年齡的孩子,荷爾蒙高漲,卻不可理喻。父母無論有多擔心,都只能在一旁守候,讓孩子有足夠的空間學習自己處理問題。因為要教的都教了,再不放手,孩子就無法自己走路了。

道理誰都知道,執行起來很不容易。尤其是長期把專注力放在孩子身上的父母,不單孩子需要他們,他們也需要孩子,長期互相依賴,也不知道誰更需要誰。

家庭治療師與父母不同之處就是,前者站在遠處,當然容易保持客觀。因此,當沮喪的父母看到我與孩子談得投契,我也不想他們過於自責,我對他們說:「我可以與孩子溝通,是因為我不是孩子的父母。如果是我的孩子,我一定會比你們更絮絮不休。」

天下沒有不囉嗦的父母!等到失去他們後,孩子才知道有人囉嗦是幸福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免不了與父母一番掙扎,然後從中蛻變,只要彼此沉得往氣,大部分家庭都捱得過這一關。

問題是,很多人都沉不住氣,這個糾纏就會沒完沒了,甚至演變成一種癡迷。尤其是當父母之間長期存有芥蒂,孩子從小就背負上維護父母關係的責任,長大了也很難擺脫這個角色。

最近見到一位女士,人到中年,已經成家生子,但是全部精力仍然集中在兒時的經歷上。她的父母長期處於矛盾中,母親得不到丈夫的關愛,於是當機立斷,成功為自己創業。現在父親已經去世,女兒仍然怪責母親當年沒有扮演母親和妻子的角色,為全家抱不平。每次母女相聚,都會引起女兒千愁萬恨。偏偏母親總是絲毫不亂,說話得體,女兒更是力竭聲嘶,不能自已。

一把年紀 執着往事

沒有人明白為什麼這名女士活到一把年紀,仍然執着一些陳年往事。我卻認為,她抗議的並非過去的情懷,反而是從小至今,她一直沉迷於揭露母親的真面目,一心要把這個超然物外的職業女強人,變回一個有血有肉的平凡女人。也許對女兒來說,她最渴望的,只是一個囉嗦卻又窩心的媽媽。

在各種癡情中,孩子對父母親的癡情是很普遍的。問題是,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邊界很難定位;過於保護孩子的父母,孩子一方面想逃離,一方面又沒有能力逃脫;過於疏離的父母,孩子又會視為一輩子的傷害和遺憾。也許對照顧者的依戀,始終是孩子第一個學習與人相交的課程,同時也奠定了他們日後與人交往的藍圖。而照顧者自己的心態,又會在不知不覺間傳遞到孩子心中,深深地影響了孩子的安全意識。

所以說,父母是否身心順暢、關係調和、彼此尊重,身教比言教來得重要。因為照顧者與孩子,其實無時無刻都在溝通。一個眼神、一聲嘆息、一分憂心,以至一絲忿恨,都被孩子默默地接收,也奠定了孩子在家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個性發展。因為家庭中的事,絕對不是一個人的事,好像下圍棋,動一子,就會驚動全局;又好像打桌球,碰一球,就會撞起一桌子的球。

道理是一樣,但是每個家庭的故事都不同,各有各的因緣巧合。太多不同的組合,太多難以控制的變數,與其憂心忡忡,處處防範,為孩子打造理想將來,倒不如順從自然,心安理得,翹起二郎腿,兵來將擋。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只有無休無止的糾纏。

撰文 : 李維榕博士

家庭中的事,絕對不是一個人的事,好像下圍棋,動一子便影響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