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門診輪候時間

天峯醫生 | 2021-09-01
香港公營醫療「常爆」一直是大眾關注的議題,專科門診其實同樣「逼」不堪言。(資料圖片)

「來不及吃早餐了!」一名內科醫生剛剛巡完病房,急急忙忙衝去專科門診部。就快到門口,卻被一名婆婆截住:「醫生、醫生,姑娘着我拿住這個去約期,但我不知道去哪裏。」婆婆拿着一張外科專科門診的約期紙。「這邊是內科,外科要到另一邊……」醫生心裏焦急,但又不好意思丟下婆婆不管。幸而這個時候有位病人助理姐姐走過來:「婆婆,我帶你去吧,醫生很忙呀。醫生,不好意思,以前會有義工幫忙指引病人,但因疫情關係,義工來不了,我們更加忙得團團轉。」

醫生如釋重負,卻只夠時間向姐姐道謝一聲,又再快步進入專科門診大堂。甫入大堂,眼前只見已經坐滿等候看醫生的病人,嘈雜聲蓋過了醫生肚裏的咕嚕聲。

醫生步入診症室,枱角上放了一疊新症的「牌子」。有些只夾着一張簡單的轉介信;有些卻附帶住厚厚的舊紀錄,多半是病人在不同專科的入院或其他專科的門診紀錄。醫生雖然坐了下來,但來不及逐一查看,也不好意思再讓病人等候,倒不如快快登入電腦,隨即按了一下呼叫病人的電掣,然後走到診症室的門前,打開房門,見到一位伯伯緩步走近。確認了伯伯的名字後,醫生便請伯伯進入診症室。

伯伯見醫生親自到房門口接他,本來有一絲絲等了良久的不高興,似乎又不知不覺間放下了:「啊,醫生,不是護士來叫我們入來便可以嗎?」「對不起,知你等了很久。今早樓上病人多,巡房時間長了。門診護士也忙得不可開交,以前每間房會有一個姑娘或姐姐(病人助理)跟房,但現在門診節數加了許多,護士人手卻追不上,一個護士或姐姐要走幾間房,又要追牌板,又要洗傷口,又要check文件。雖然現在有『病人叫號』的自動化系統,但有些病人行動不便,又可能未必懂得看電子顯示熒幕,我還是走出來看看好。」

「醫生,你真好,其實我今早等了成個鐘頭,連早餐也不敢吃。不過不及我等這個期等得耐,我約期約了足足兩年。健康院見我血壓有點高,便寫紙給我看專科,我以為等不及看你們呢。」伯伯始終難掩內心的不滿。

醫生明白值得花多一點時間和病人溝通,但礙於門外的一群病人,又考慮到如果門診遲了完成,會影響到下午門診開始時間,甚或令一眾同事,包括護士、姐姐、文員、藥房等同事也要遲放工,還是盡快跟伯伯「進入正題」。香港公營醫療「常爆」一直是大眾關注的議題,之前筆者曾提及應對入院服務高峰期的一系列措施,不過專科門診查實同樣「逼」不堪言。

公立醫院專科門診輪候時間漫長。有個別聯網的耳鼻喉科輪候時間達154周,差不多3年。其次是另一個聯網的骨科,最長須輪候142周,超過兩年半。也有聯網的骨科輪候時間由往年同期的75周增至103周,增加多達28周。

不過,公立醫院專科門診輪候時間也並非有增無減。有眼科專科門診的輪候時間由往年同期的172周減至127周,也有內科由往年同期的157周減至116周。當然,從病人角度看,輪候時間依然偏長。

第90個百分值

但也請讀者理解,這些數字是指「最長」的輪候時間,以統計學而言,是所謂的「第90個百分值」,意思是假設有100個人排隊,以第90個人的輪候時間作為標準。如果單純以中位數(即第50或51個人的輪候時間)或者平均數來顯示輪候時間,很容易會偏向較短的時間。以「第90個百分值」這種方式標示比較貼近病人感受,但很容易被一些較為極端或個別個案而「拉長」,也容易給人以為大部分病人要等待數年的錯覺。

一般來說,轉介的新症門診個案會先由門診護士甄別,再交由專科醫生鑑定,把個案分類為「第一優先類別」(緊急)、「第二優先類別」(半緊急)和「例行個案」(穩定),以確保有需要及早介入的病人能夠得到適時治理。醫管局的目標是「第一優先類別」的病人輪候能夠在2星期內,「第二優先類別」則為8星期內。如果在等候期間病情有變化,或者情況較嚴重,病人仍可由家庭醫生或普通科門診再補充轉介資料,甚至有需要時可到急症室,醫生會再因應情況調節門診期。

事實上,絕大部分被評定為「第一優先類別」、「第二優先類別」的新症輪候都能夠達標。有些專科甚至設有「強進」制度(Force-in),遇上有需要的個案,即使在名額已滿的情況下也照排期看病人。誠然,專科門診有穩定新症等百個星期始終非好事。以上的故事便揭示了一些問題。

人手不足自然是個不二問題,專科醫生更往往「身兼數職」,他們都有病房病人要負責,外科醫生要做手術,其他專科醫生也要進行其他醫療檢查或程序,部分醫生甚至要當值,遇有院內或急症室的危急病人,便要放下門診工作。這些情況雖然主要影響病人在診症室的等候時間,但不穩定的人手安排或多或少都會影響看新症的名額。

其他影響新症名額的因素包括門診空間和診症房數目,除了病人等候空間擁擠外,有時更會出現「有醫生但冇房」的情況,這也是為何「硬件」那麼重要。但為了用盡時間和名額,每位病人的診症時間難免壓縮。等期過百星期,在大堂又等一兩個小時,見醫生卻可能不到5分鐘,也增加病人和醫護同事的衝突機會。

病人看門診,通常只着眼於醫生,卻忽略其他人手問題,包括護士、病人助理、文員、藥房同事甚至專職醫療等。即使增加診症名額,不是所有職系的同事都能夠有相應和適時的人手補充,以前也有一些義工幫忙,但疫情期間義工服務暫停,同事們唯有行多一步、互相補足。

在這方面,Smart Clinic和物聯網(IoT)的概念應該可以令整個流程更加順暢,更加準確編配病人到適合的診症室,減少病人呆等的時間;同時配合無紙化,節省同事追牌板、分牌板的時間之餘,也不用病人為了約期而走來走去。

公私營協作計劃

筆者曾在之前數篇文章提及,香港的基層醫療發展相對疲弱,加上「微」專科化的發展,令到無論是病人抑或醫護人員都喜歡轉介專科,反正只要寫一紙簡單的轉介信就可以。我們若檢視轉介專科的來源,不難發現有相當部分源自普通科門診、私家家庭醫生以至院內不同專科的互相轉介。若再仔細查看這些轉介個案,也有一定部分未必需要轉介,所欠的可能只是一些簡單指引和研習。筆者工作的醫院內科部門正與家庭科/普通科門診部門協作,研究把一些常見轉介的簡單症狀,包括血壓高、糖尿病、心口痛等,以研討分享和協定指引的模式,或容許普通科門診醫生預約部分專科檢查,待病人情況確定有需要才轉介。經過不到一年的試行,經普通科門診轉介的個案少了約一成,現正研究再擴展另外多幾項適用的症狀。

事實上,許多骨科的專科門診也是與家庭科協作而把其輪候時間大大縮短,只是模式上會因應不同專科而有所不同。另外,醫管局下月推行的公私營協作計劃新措施,由公院轉介穩定專科病人至私家醫生跟進,萬一病情突變,病人仍可隨時回公院接受治療,儼如安全網。正如醫管局主席范鴻齡早前形容:「醫管局須負起責任,令病人感安心,公院又可集中時間處理較緊急的病人。」

要處理專科門診輪候時間漫長這個死結,要有小措施,也要有大策略。如果只任憑其「塘水滾塘魚」,只得病人辛苦,同事心力交瘁,難言解決問題,更談不上可持續發展。

撰文 : 天峯醫生

 

[信健康] 處理專科門診輪候時間,支援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