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地帶

青斯 | 2021-10-02
日出前的寂靜,沒人敢製造半點聲響,生怕把寧靜打破!(作者圖片)

記得在醫學生年代,醫院有很多「規矩」。有兩條較特別,其一是不准拍攝醫院建築物。那時是四年級醫科生吧,想拍攝瑪麗醫院急症室外貌,為學生報《啟思》作插圖,受到保安阻撓,說沒有院長批准不行。這規矩在講求透明度和公眾知情權的今天,應沒有再執行,起碼在我12年醫院行政工作中未遇過相關要求。另一正被遺忘的規矩,是醫院屬寂靜地帶,不能響號!

應思考響號作用

駕駛者響號旨在警示有危險,讓其他駕駛者注意,例如前車倒後,要撞向自己的車了。那次到夏威夷旅遊,鴐車往萬呎高山頂欣賞日出,汽車沿狹窄多彎的山路向上爬,一邊是懸崖,前面是濃霧和彎路,無視野可言,每到轉彎前就響號警示,讓對頭車不要開得太快。時移世易,隨着汽車大量普及化,駕駛者對響號這用意,都有不同演繹,有不少人以之為情緒的發洩,例如在塞車時。

事緣最近威爾斯醫院進行第二期擴建工程,增加病床數量。因是原址擴建,處理院內泊車及交通安排,總要費煞思量,數月後又要再改動。最新改變是職員車可透過車牌識別系統駛進限制區,非院內車輛就要用八達通出入閘,逾時收費。這是正常做法。奈何以前只有職員車出入職員停車場及院外車進入探訪停車場,才用過閘機,其餘的計程車及接送患者到門診的車輛,都不要過閘,院內交通暢順,和現在常出現「車龍」有天淵之別!

這可能也和閘口設計有關,因為駕駛者要把車輛轉90度,才能駛到八達通閘口,若停車位置不好,駕駛者還可能要下車才拍到八達通卡機,增加過閘時間。院方早已從善如流,派人在閘口協助,但有時可能因八達通或車牌辨識系統出問題,或其他原因令車輛在出閘口堵塞。這自然令某些人不耐煩,就開始不斷響號。情緒是有傳染性的,只要有人開始,別人就會附和。醫院頓時變成尋常地方,並非寂靜地帶!響號者是職業司機嗎?不一定,君只須瀏覽網上短片,就知現今駕駛者可多瘋狂!

翻查寂靜地帶的定義,原來是時速50公里以下的地方,包括醫院和民居。是現今民居醫院都裝上空調,減低對外來噪音的敏感度嗎?這肯定不是,因當年亦有醫院附近居民投訴院內救護車的聲音。

我相信駕駛者考獲駕駛執照後,早已忘記何謂寂靜地帶,亦以響號作情緒宣洩,這是習以為常、不用思考的行為。醫生要持續醫學進修,因舊知識會忘掉,新知識又多。筆試的多項選擇題,是否應讓駕駛者每幾年做一次溫故知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