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心臟

傅秀雅醫生 | 2021-11-25

據本港衞生防護中心數字,2020年約有71300人次因心臟病住院,6561人因心臟病死亡,心臟病在香港最常見的致命疾病中居第三位。

在劇集及故事情節中,時有角色在全無徵兆之下,突然心臟病發死亡的情景,令很多人擔心自己會否已患心臟病而不自知。

以下介紹幾類型心臟病病徵及其相關不用入院的檢查:冠狀動脈檢查、心臟超聲波及心律檢查,希望提高讀者對心臟病的認識。

冠狀動脈病最普遍

最普遍引致死亡的心臟病是「冠狀動脈病」(冠心病)。冠心病是指位於心臟表面的冠狀動脈因膽固醇層在內壁積聚導致收窄,引起心臟肌肉血液供應減少所導致的心臟病。要注意心臟肌肉是不能直接從心臟內部的血液取得氧氣及營養,而是要由數條直徑只有1至5毫米的冠狀動脈供血。

心臟肌肉血液供應不足就會引發心絞痛,甚至急性冠心病。冠心病的確可以在突然暈倒前全無明顯病徵。然而亦有可能在較早前出現「心絞痛」。心絞痛屬於冠心病的病徵之一,典型的心絞痛是在心跳加速數分鐘才會出現,即是在運動、趕時間或上斜坡時才會出現,停止三數分鐘就馬上不痛。痛的位置處於正中央,而並非左胸。很多人都知道我們的心臟位處胸部中央偏左,可是心臟的痛楚神經會令我們感覺痛楚位於胸口中央;痛的範圍最少有手掌大小、隱隱在深處,很難確定痛楚位置。

冠心病較常出現在中年以上、患有三高(血糖高、血壓高、膽固醇高)、大肚腩(女性腰圍多於32吋或80厘米;男性腰圍多於36吋或90厘米)又少做運動的人。要知道冠狀動脈有否收窄,可以做「運動或藥物壓力測試」或「冠狀動脈電腦掃描」(CTCA),從靜脈注射顯影劑,以量度冠狀動脈鈣化及收窄程度。

心律失常一般指不規則的心臟跳動,其成因可以是心臟神經傳導問題或其他疾病的併發症。(網上圖片)

心臟「功能和結構」毛病包括心臟衰竭、心臟肌肉肥厚、心瓣狹窄或倒流、心包積水、先天性心臟及主動脈病等。最常見的表現症狀包括:運動能力驟降,例如一向能夠連續上3層樓梯不用休息,數個月內變到只能一口氣上一層,更會氣喘如牛。腳踝可能水腫,醫生檢查時會按腳腕內側數秒,正常人只會出現輕微凹陷,水腫病患的腳有如按在滑鼠啫喱墊,手指印數秒才會平復。也有病患在照肺時發現心臟疑似肥大、醫生聽心臟時有雜聲或已知有先天性心臟病等。

心律失常不可輕視

心臟功能和結構可用心臟超聲波或磁力共振檢查。其中心臟超聲波日漸普及,因為只需病人躺下並於胸口塗上啫喱,進行檢驗即可,無痛、毋須打針、毋須用藥,不少病人更在檢查過程中呼呼大睡。檢查影像能記錄並協助醫生即時作正確診斷。至於心臟磁力共振,由於其普及性相對低、成本高昂,雖然其準確性非常高,只有少數病人必須做此檢查。

最後討論的是「心律」檢查。心律失常一般指不規則的心臟跳動,其成因可以是心臟神經傳導問題或是其他疾病(如甲狀腺病)的併發症。部分嚴重患者需要在左上胸皮下植入「心臟起搏器」治療。由於現代很多智能產品(手錶、電話、血壓計)都能偵測心律,不少病人會偶然發現心律問題。常見的病徵是心悸。心悸即感覺到自己的心跳,可以是過快、過慢或純粹感覺心跳。無緣無故心跳過快,愈來愈頻密、發生時間愈長、心跳時有胸痛、頭暈,甚至突然失去知覺都是需要求診的症狀。

正確的診斷則有賴不同種類的心電圖:有靜態的、動態的、24小時,及長時間的心律紀錄儀。如果病人心悸時間短促或不頻繁(24小時都未必出現一次),便需要借用儀器回家,在有病徵時自行量度心電圖。

「心房顫動」是眾多心律失常中最常見的疾病。據美國加州一項統計,接近一成80歲以上長者患有心房顫動。病患的心房未能正常地收縮、放鬆,病發時只處於顫動狀態,容易引發心房血液凝固、血塊隨血管流到腦部而引起中風。幸好心房顫動病患可做心電圖及心臟超聲波,診斷有否心瓣毛病,一般能選擇適當的藥物治療。

現代人流行定期全身檢查(體檢),很多人在接種疫苗前都先做體檢,當中不乏以上提及的心臟檢查。其實不適當地檢查心臟會對身體有害處,如電腦掃描,會令病人暴露於一定程度的輻射。檢查結果亦可能會意外地發現一些沒有必要處理的狀況,往往令病人承受不必要的反覆檢驗及心理壓力。所以大家應多認識心臟病病徵,有疑問時應先請教家庭醫生或專業人士作適當評估,再決定適合做哪種心臟檢查。

要心臟健康,最重要的還是從生活着手,放鬆心情、戒煙、控制體重、腰圍、血壓、血糖和膽固醇。

www.hkcfp.org.hk

撰文 : 傅秀雅醫生_香港家庭醫學學院

 

[信健康] 注意心臟健康,醫生訊息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冠心病較常出現在中年以上、患有三高、大肚腩等人身上。(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