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改造

顧小培 | 2021-12-02

我居住的地方附近,有一處地勢微微地向上升,一路高上去,形成一個小山坡。有人在山坡上發展地產。於是那裏逐漸多了一些建築物,營造出一個新的小社區。為供小社區居民與坡下交通往來之故,需要建一條路,連接下面的馬路,供大眾上落。這兩條路相連處的起點,旁有一幅斜坡,在兩者之間形成一個三角形,坡上面鋪上了草。那只為美觀和風景的點綴,沒有什麼特別實際用途。

如果想從坡下往上走,須沿着兩條馬路途經這個三角形草坪;換言之,繞過一條小彎路,路程未免長了。慢慢地,有人貪方便,開始改從草坪上直接橫越過去。那樣做,省時又省力。之後有人跟風,久而久之,部分草地經長期踐踏,變得寸草不留;於是在這三角形的草坪上,出現了一條步行小徑。

這正正切合一句老話:「路是人走出來的。」路人在草地上走,日子有功,愈來愈熟習,也就愈來愈迅捷;那屬本身能力的提升。至於草坡上長年累月形成的路徑,則是環境上的變遷。人們在小徑上走,只是為從一處地方去到另一處地方;捨正路而取捷徑,則是為求迅速方便。他們從來沒有意圖在草坡上「做一條路出來」。但到頭來,多人多次的重複走動,竟然改造了環境,在沒有路的地上踏出了一條路。

我們身體中的神經系統包括「大腦」這部分。大腦乃是思考的工具,屬思考的硬件,也就是一類環境上的設施。一個人在進行思想活動的時候,總有他需要思想的原因;那每每是為了應付日常遇到的事物。他從來沒有意圖藉着思想去將大腦的構造改動,甚至改良。但經過日積月累的思考,這個思考的環境竟然出現了變動。類似「路是走出來的」這句說話,我們可以說,大腦結構的進步,是因思考活動而塑造出來的。這叫「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所謂「可塑性」,是指與神經系統「結構」和「操作」相關的適應性改變能力。

從「思考」功能看大腦的結構,可見其中有皮層(cerebral cortex),又稱為「大腦灰質」。那是包裹在大腦外側的一些皮狀組織。但它並不是像皮膚般鋪陳開來,而是有規律地摺疊在一起。皮層中有些部分向內凹陷,形成者是為「溝」。溝之外,向外凸出的區域稱為「腦回」。愈高等的動物的大腦中,腦回皺褶愈多;若將大腦皮質伸展開來,它可見的面積也就愈大。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樂活知食 踢走都市病》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