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覺之心

顧小培 | 2022-01-03

廣州話「點紅點綠」這句說話,應是由來已久。其意思有點像另一句「噏得出就噏」,但語氣更激烈。「噏」解作「發聲」,以別於「發言」。如果說一個人有「噏」的行為動作,乃是形容他在說話,但言不及義,或不合時宜;言下有點兒蔑視,甚至指摘之意。「噏」的字面,可解作「隨口胡說」;「點紅點綠」更進一步,不但指發言者胡言亂語,更暗示他有存心誤導之嫌。例子有如:「此人說話點紅點綠,聽佢點就死得人多。」湊巧交通燈是紅黃綠三色,所以走出了一句歇後語,是為「交通燈:點紅點綠」。

交通燈的紅黃綠三種顏色,用意只是維持馬路上車流和人流的秩序,於全世界通行,有其必要性。進展下來,在另一些制度中也用上了同樣的顏色及序列。在香港,天文台針對颱風所用的「強烈季候風訊號」或「熱帶氣旋警告訊號」都是以數目字編排,由低至高,一看就能明白。除此之外,「暴雨警告訊號」和「火災危險警告訊號」,則是借用交通燈的顏色作分辨。最先大約在六十代之時,天文台內部設有雷雨及雷暴警告訊號,以提高政府部門對這些災害的預防能力。及至1992年,在經過一次大暴雨之後,市面上出現嚴重混亂,於是天文台開始也向公眾發出暴雨警告。最初警告分為綠、黃、紅及黑四個級別。綠色及黃色屬預報,與舊警告一樣,只會向政府部門及公共服務機構提供;而紅色及黑色暴雨警告則向市民公開發布。

至於「火災危險警告訊號」,先是漁農自然護理署的「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管理局」為了防止山火,在郊野公園等地區豎立俗稱「火鐘牌」,作為「郊區火警訊號」,以綠、黃、紅分別表示火災發生的可能性為低、高及極高。後來香港天文台也藉以向市民作出警告。

這些訊號制度的設立用意有二。一是預告「將會發生」的「災」或特殊情況,二是提醒大家「正在發生」的災情。颱風雖來勢洶洶,但整體按部就班;雷雨則風起雲湧,可以霎時轉變。針對兩者的反應,也就有不同的策略。前者比較容易處理,因為它形成之時所處之地與香港必有相當距離,之後緩慢移動。香港天文台往往有足夠時間作出預警。後者的強度卻變化急劇,難以預計。不過,無論如何,面對這些警告訊號,不能視之為「點紅點綠」,最低限度要做的是維持「警覺」之心。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樂活知食 踢走都市病》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