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院.智慧人(下)
智慧醫院的願景並不應只建基於「業績」式的成本效益等冷冰冰數字,而是要做到溫暖平易的「以人為本」,令智慧「人性化」,最緊要幫到人!幫到病人,幫到同事。有了願景,有了涵蓋框架,便需要制定並落實大體的發展策略。
正如醫管局范主席所言,我們還要在空間或網絡配置上做大量改善工程,改良醫院的軟硬件,並配合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輔助,透過科技解決一直面對的人手和服務供求失衡問題。
由此,發展智慧醫院策略的第一步,自然是要先做好基本建設。需要有足夠的網絡鋪設,包括 WiFi和5G設備。
然而,科技發展實在是一日千里,莫說是舊有醫院大樓,即使是新設的醫院,由設計到建成已用了數年的時間,建成之後相信也希望能夠用上至少10至20年或以上,實在難在設計的階段就完全掌握之後的科技發展到哪一個地步。
所以,除了以此刻所知的作好最切實的備置之外,就是要預留盡量充足的空間以作日後擴展之用。空間主要是兩部分,一部分是用來放置伺服器和主要控制系統的房間,另外一部分是用來配置光纖電纜線路的通道。這些鋪設是為做到在整個醫療設施裏面的網絡全覆蓋的最基本要求,也為將來有更先進系統時可作擴展做好準備。
使命
有了網絡全覆蓋,還要有相應的硬件設施,才能實現智慧系統。硬件設施包括輸入、運算、執行和顯示等的系統。
原先的全人手輸入,很多已逐漸發展為可以用Barcode或二維碼掃描,甚至是全自動的輸入。例如血壓計和其他維生指數監測系統,又或是透過系統共用數據,已經可以不經人手而直接輸入中央處理器,從而減省了不少輸入的時間和出錯的機會。
負責運算的硬件通常指中央電腦系統,也包括個別儀器的處理系統,當中不少涉及大數據和AI,再透過IoT或5G網絡,將輸入和分析後的資訊,直接傳送到其他系統,作儲存、顯示或即時執行預設的指令。
有了這些電子化和網絡兼容的硬件,理論上就應該可以實現「無紙化」。然而,要真正的「全無紙化」,其實殊不容易。即使如前文〈智慧醫院.智慧人(上)〉(刊於2021年12月22日)提及,「臨床醫療管理資訊系統」的應用已經超過20年,eAED也要到近年才於不同急症室陸續開展,還有不少門診、檢查紀錄以至病房牌板,仍然存在一疊疊的紙張。在筆者看來,實現「無紙化」,不是結果,而是智能化其中重要的一步。至少,現在就要開始減少以至再製造新的紙張。
接着的一步,便是建立智慧管理系統,由醫院到急症室、手術室、門診、治療中心、部門、病房,以至到每一個單位、每一張病床,透過管理軟件把各方輸入的訊息,進行運算分析,並作統一顯示,以方便統籌各種服務或工作流程,也加強系統之間的互相聯繫和一體化,令服務式工作流程更加暢順和高效。
最後也是最難的一步,就是要尋求設計合適的智慧組合,包括不同的臨床智慧醫療模式,和各樣的後勤智慧支援方案,令醫務或工作需求得以與科技發展接通。換句話說,就是令科技轉化成實用,真正達到前文所述的願景。
然而,就筆者的觀察所及,很多時會出現前線同事有一大堆問題,但卻總是不懂得如何去找合適的智慧方案;又或者科技產品一大籮,只是始終未能觸及用家的現實需求。結果要麼為智慧而智慧,但實質幫不了同事;要麼繼續各自為政,需求和科技夥拍不成。
價值
筆者認為,要將繁瑣程序成功轉化成適合具效率的智慧流程,要做到真正的「幫得到人」,一切還得要由需求開始。所以筆者經常跟同事說:「想想有什麼你覺得『有人幫你做咗去就好喇』,就拿那些問題來看看如何應用智慧方案去解決。」我們也用同樣的策略詢問病人的意見。
因為這樣最能夠令他們覺得「智慧醫院」是屬於他們,令其投入和buy-in,才能增加智慧醫院的成功和持續發展。
轉變很多時都要經過一段陣痛的時刻。首先由人手轉入電子化會涉及大量輸入的工序,再加上必然需要重新適應流程,都不是人人願意接受的事,eAED就是很好的例子。
此外,大家還要學懂接受不完美,兼且要堅持持續改善。當然,如果新系統會在某程度上減慢效率,也要確保不能太過分,否則即使不至於得不償失,也會因同事不願buy-in而不能成事。但如果凡事都要一步到位,又或是要待完美才推出,就只會推慢整個進程,甚或導致長久都不成事的局面。另一方面,如果做了一兩步就以為滿足而不思進取,則遲早又再落在時代巨輪的後面。
只是,單靠同事的buy-in也不足夠,也要有與創科專才直接溝通的平台。當下無論是人手與工作量的壓力,抑或是服務供求失衡的問題,都顯得非常迫切。在發展智慧醫院的框架下,除了策略性和有序地聯合發展各聯網各醫院,也要鼓勵有心的前線同事多與創科專才直接溝通互動。在雙方協作下,變革的速度始能更快捷、更到位。
說回前文〈智慧醫院.智慧人(上)〉提及的e-Vital和Smart Panel,本來份屬兩個不同項目,醫生較看重e-Vital,護士則較緊張Smart Panel。
e-Vital是將連接病人的檢測維生指數數據輸入中央電腦系統,令醫護人員在查閱數據時更容易,其後發展是透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令儀器能夠分辨不正常的讀數,遇有情況系統能夠立刻通知有關的醫護人員,或者根據預設指令即時調整藥物份量或其他相應的治理措施,所以e-Vital對病人治理的風險管理層面來說較為重要。
Smart Panel則是令照顧病人的資料電子化,例如病人所需餐食的類型、特別要注意或避免的事項等,同樣地下一步不會只作顯示,而可以接到中央系統,以統籌全院的智慧餐飲安排、治療和檢查安排等,因此Smart Panel對護士為病人日常護理上的好處較為顯著。
兩個項目雖然不同,但互有關聯,也同樣需要一步一步再發展,之後會再接通更多其他系統,以發揮更大功能。雖然最初不同受眾有不同的着眼點,但在發展智慧醫院的涵蓋藍圖之下,醫院還是策略性地鼓勵兩個項目一同開展,目的令同事們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之餘,也更樂意配合另一方的變革。同事與創科同伴直接溝通,亦得到總部和聯網的大力支持,令同事清楚看到可以改善的渠道和空間。此舉令醫護職員更願意積極發展智慧病房項目,也間接提升整體醫院其他智慧項目的發展氣氛。
適當的自動化可以減少冗繁的工序和人為出錯的機會,但到最後執行的成敗還是取決於人。我們不能迷信智慧,反而更要小心「自動化」可能帶來的其他問題。一方面仍得靠人作最後的把關,不能因電腦化而忽略了人腦的智慧;另一方面就正正要保持着持續創新和進步的價值觀。
總而言之,病人滿意,同事滿意,由智慧醫院帶來的成效才會有意思、才能得以持續。
撰文 : 天峯醫生
[信健康] 智慧醫院以人為本,支援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