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傳訊

顧小培 | 2022-01-06

唐人孟棨《本事詩》和宋代《太平廣記》中記載,有一位士人崔護往長安參加進士考試,名落孫山。之後他去城外郊遊,在南門的一戶莊園偶然得見一個美麗的少女。第二年他舊地重訪,卻不能再遇佳人,於是悵然題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從而走出一句成語「桃花依舊,人面全非」。

香港的中環,絕大多數古舊建築物已被拆毀,代之以一幢幢的新大廈。尚餘的舊樓有如鳳毛麟角,其中之一是畢打街的畢打行;那情況可以形容為「籬笆依舊,桃花全非」。

上世紀六十年代,畢打行地下有一條長廊,裏面設有一個茶水部,公開營業。正是水滾茶靚,不少中環工作的人都經常光顧:在返工時間找機會出小差,在那裏耽一會;廣州話稱之為「蛇王」。過了一段時間,這個地方也就產生了一個獨特的名字,大眾稱之為「蛇竇」,意思是「蛇王聚集之地」。

蛇竇的操作有其特色。內中主理的是一位中年女士,相信是老闆娘,她手腳敏捷,聲音雄壯。顧客坐下來向老闆娘「落柯打」(order),也就是,說出他的食物要求;她隨即高聲重複「柯打」。長廊的盡頭是工作間,有一些簡單的廚房設備和沖製茶水小食的工作人員,聽到老闆娘高聲呼喊之後,夥計們把食物做出來。在其他地方,一般「落柯打」需用到紙張,夥計手拿一疊紙,將顧客要求的食物飲品名稱寫在紙上,然後交到廚房製造。蛇竇中沒有這種操作,只憑老闆娘的呼叫,所以坐在其中,會不停地聽到老闆娘嘹亮的聲音。

今天「落柯打」的形式,已有長足進步。一些店裏,夥計拿着手機,顧客一邊說,他一邊輸入資料,資訊直接傳到廚房,以及同時去到收銀處。前者依照指示將食物做出,後者則把賬目記上,從而減省不少人手操作。有些店更進一步,每張桌上放上二維碼;顧客用自己的手機輸入二維碼後,自行「落柯打」,夥計的中介工作都省卻了。

人體中,大部分操作都與蛋白質有連帶的關係。蛋白質既可以是「硬件」,正如磚瓦木石築起樓宇,蛋白質組成身體各器官組織。它又能作為「軟件」提供各式各樣活動。然則蛋白質從何處得來?箇中原來牽涉到「落柯打」的工序。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樂活知食 踢走都市病》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