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道

青斯 | 2022-01-08
品茶講究細節,才能色香味俱全, 但還要環境心情相配合。(作者圖片)

家裏收藏了好幾樽真空包裝的茶葉。這些茶葉的由來說來話長,當年有間茶葉店的東主發現若把炒好的茶葉真空包裝,3年後才開封飲用,就會有種收藏多年陳茶的香醇韻味。那個時候剛好學習喝茶,有興趣喝不同的茶葉,就在1994至1997年間共購入6樽。這些茶葉用約10公升容量的玻璃樽盛載着,樽裏有一層鋁紙阻隔陽光,每樽的茶葉淨重由3斤至5斤不等,樽外寫上封樽及開封日期。這麼多年來這些茶葉放在家裏深處,轉眼間有些已接近30年。其實也非刻意去收藏,只是沒時間和心情去開封。最近醒覺這麼多的茶葉,再不飲恐怕這一生也飲不完。也就決定開展這飲茶工程!

先把凍頂烏龍茶開封吧!這時才發覺也不是怎樣真空包裝,樽內並沒有真空膠袋,在鋁紙之內就全是茶葉,只不過在樽和樽蓋之間加上膠蓋,上有個壹圓硬幣左右的小孔,當年抽真空恐怕就是透過這小孔把空氣抽走,再把小蓋蓋上,然後用封箱膠紙把樽蓋封好。在打開小孔膠蓋那一刻我完全沒有什麼難度,若樽內真有抽真空後形成負壓,數值亦不會高。打開那一刻,也沒濃烈茶香洋溢出來。可能真的放得太久了,真空已漫漫消散。人家說3年,我們30年才去開封,試不到那韻味也是應該吧!

心領神會

茶葉還算是上等的。一粒粒的烏龍茶葉,色澤和大小均勻,放到鼻前嗅一嗅,散發含蓄的幽香。燒了開水,揀選了用來專泡這凍頂烏龍的茶壺,先把茶壺茶杯預熱,放進茶葉一泡,先聞茶香,跟着淺嘗茶味,停下來嘗那舌頭回甘味。然後是二泡、三泡等,領略每一泡由香到濃到淡的分別,熱飲或涼下來飲,香味和甘味也截然不同。這是好茶,既開了封就不能存放太久,也要想辦法與人分甘同味。

飲茶是講究細節的,如日本的茶道,每個動作都有意思,對茶的色香味都有影響。到京都賞櫻時曾嘗過抹茶,但把茶葉和相關工具買來自己弄時,就欠缺了味兒。品茶,還是要環境心情相配合。這時太陽已從地平線升起,先把維港對岸照耀起來。受到山巒起伏、大廈高低和雲層的影響,陽光令到大帽山腳下的眾多大廈,時而這裏受光,時而那裏受光,時而又一齊受光,跟着又照到這邊岸的大廈來,若用縮時攝影來播放,這太陽照耀大地的過程,有規律但又有分別,又好像交響樂一樣,見到整個世界充滿活力,腦海中不期然聽到德弗札克《新世界交響曲》第四樂章那洶湧澎湃之情。這時候品茶,又是另一番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