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影像檢查助診斷阿茲海默症
很多老友記常笑言自己年紀大無記性。但原來無記性可大可小,如經常忘記錢包放哪裏或「蕩失路」,這可能是認知障礙症先兆。
認知障礙症又稱為腦退化症,過去被稱為老人癡呆症,有別於正常老化。認知障礙症有多種成因,而超過一半的成因是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腦部會積聚不正常的物質如β-類澱粉蛋白、Tau蛋白及神經纖維纏結,導致腦細胞逐漸死亡,令記憶力及認知功能漸趨退化,甚至情緒大變。而患者亦會逐漸失去自理能力,需要依賴至親照顧,令其家人需要面對經濟、情緒及生活上的沉重壓力。
記得病向淺中醫
認知障礙症在本港並不罕見,患者多為65歲以上的老友記。早年中大研究就發現,本港70歲以上的老友記每10人便有1位是認知障礙症患者,而85歲以上更每3人便有1位患者。而患者中只有十分一人曾經求醫或已確診。因此老友記們的「無記性」絕不容忽視。
阿茲海默症又被稱「記憶小偷」,因為此病不僅初期病徵難以發現,已壞死的神經細胞目前亦未有方法逆轉。當病人發覺開始出現記憶力及認知功能轉差,往往已永久損失大部分腦細胞。因此治療認知障礙症的關鍵在於病向淺中醫。
研究發現患者早在病發10至20年前,大腦就開始出現β-類澱粉蛋白和神經纖維纏結的沉積。由於從大腦開始出現病變到記憶力轉差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這正正提供了一個黃金期讓醫生們診斷阿茲海默症並作出適當的治療,例如協助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模式及控制高危因素,以減慢甚至遏止病情繼續惡化。
現時診斷早期阿茲海默症依賴澱粉狀蛋白-正電子腦掃描(amyloid-PET scan),或通過腰椎穿刺提取腦脊液進行檢測。此等檢測方法雖能準確診斷阿茲海默症,但同時具入侵性、價錢貴、有風險及目前在本港並不普及。各位老友記可能會問︰有沒有一些非入侵性、更親民、價格更相宜的方法呢?
隨着眼科研究突破,我們在不久的將來就可以通過視網膜影像技術來協助診斷阿茲海默症。我們常說:「眼睛是人的靈魂之窗。」在醫學上,這說法絕對有根有據,視網膜(眼底)的確是我們觀察腦內血管和神經退化病變的「窗口」。因為視網膜和腦部都有相同的胚胎起源,而兩者的生物特徵和結構非常相似,因此視網膜一向被視為大腦和中樞神經的延伸。眼球內的視網膜血管更是我們全身之中唯一可以用肉眼觀察和分析的血管。而視網膜影像檢查採用光學原理,屬非入侵性,檢查時毋須直接接觸眼球,亦毋須抽血,因此患者一般不會感到不適,而整個檢查不帶輻射,亦不會傷害身體或出現副作用。
整個檢查過程快捷,數分鐘就可完成。檢查結果不會因年齡、表達能力、教育程度或文化差異而受影響!費用亦相對便宜,成本減少至1000至2000元。現時視網膜影像檢查儀器十分普及,在各大普通科及眼科診所均可找到。
眼內有生物指紋
由於阿茲海默症會同時對(1)腦血管和(2)腦神經造成損傷,我們可以透過眼睛這個「窗口」,根據視網膜血管形態和神經結構,去評估腦內血管病變和神經退化的情況。我們團隊的研究發現,當視網膜血管或是神經有損傷或退化的時候,其實是直接或間接,反映腦部有類似的血管或神經病變。通過分析這些「生物指紋」,就能讓我們評估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見下圖)。通過眼底相和光學相干斷層掃描血管造影,我們能夠分析眼底血管以及黃斑點區毛細血管網絡的微細特徵,評估患阿茲海默症風險程度。
而透過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我們能夠準確測量視網膜每一層極度微細組織的厚度,從而評估中樞神經的退化程度。
人工智能技術漸趨成熟,最家喻戶曉的可能是人工智能與人類的圍棋對決。原來人工智能技術亦可配合視網膜影像技術來協助診斷阿茲海默症。我們團隊的眼科醫生、人工智能專家和視網膜影像專家早前收集數據對深度學習系統進行訓練和測試,正在開發一種新的人工智能模型,能夠自動根據眼底相內的血管結構病變狀況,評估患有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我們已經成功將相關技術應用於青光眼及糖尿眼病的診斷,相關結果亦在大型學術期刊上發表。相信利用人工智能模型來評估患有阿茲海默症風險的日子指日可待。
當然,現時視網膜影像檢查主要是用於風險評估,讀者若然知悉自己是高危人士後,應尋求家庭醫生、老人科醫生或腦科醫生做進一步的檢查。同時應該積極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及控制高危的因素,以減慢腦退化的速度。
撰文:陳浚達醫生、張艷蕾副教授_香港中文大學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
[信健康] 視網膜檢查助診斷腦退化,健康資訊派用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