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營養

顧小培 | 2022-05-04

世界各地都有用明火燒炙肉類的傳統烹調方法。肉中除了蛋白質,尚有不少脂肪;經過「火」(熱力)之功,形成「糖化」(Glycation)效果,表面現象則趨向「燒焦」。這方面有一個專有名詞,叫「梅納反應」(Maillard reaction),因為那是法國化學家梅納(Louis-Camille Maillard)在1912年首次描述的。具體的表現包括顏色逐漸變黑,有味道及香氣的增添,食家稱之為「脂香」。

廣東的燒臘店是粵菜一個特色。除了「燒」還有「臘」,用上了豬、雞、鴨、鵝等,多姿多采;相比較例如中東的「卡博」(Kebab)烤肉,可豐富多了。中國內地很多地方,都可以吃得到源自新疆維吾爾族的烤肉串,則以羊肉為主。

有天中午,我在一間燒臘店吃飯。圍着一張大圓枱而坐,都是「搭枱」的人,互不相識。我左邊的女士,將一塊塊燒鵝的皮撕開,很小心地先用匙羹把上面的油刮去了,才放進嘴裏。右邊一位老人家,吃的是「金銀膶」。那是整塊脂肪,用鵝肝包着,形狀有如臘腸。吃的時候切成一片片,中間是晶瑩透亮的肥膏,外面一圈鵝肝。我問老人家:「你不怕肥嗎?」他說:「肥才好吃呢。打仗的時候沒有油;戰後初期,我能把一塊塊豬油,用糖包着吃。」

很多食物都缺不了油,但也不能太多,一般人吃肉,也不願選肥的進口。這方面日本和牛講究的是完全相反的取向。牛被宰殺後,切開的肉中可以見到明顯一絲絲的脂肪。他們用特別的飼養方法,着意地令牛肉生長得豐腴。其他一般農場本着急功近利之心,亦以「肥、大、生長快」作為飼養的目標,產品中過量的肥膏卻屬缺點。部分畜養家禽者設法替自己的牲畜消脂,以期造出「精品」。方法之一是讓牠們到處走動,是為「走地」,用自然的運動把體內多餘的脂肪消耗掉。

中國從前小孩子讀的《幼學瓊林》故事有云:「甘脆肥膿,命曰腐腸之藥。」今天的看法,食用「肥」的東西雖不足取,但並不「腐腸」,身體也有專門處理「肥」的機制。基本上,脂肪還是不可或缺的身體營養要素之一。

一旦進入體內,未及於立即耗用的脂肪會被置於「脂肪細胞」(Adipocyte)中。此外,多餘的糖份也會形成脂肪而被同樣地處理。

脂肪細胞可說是哺乳類動物獨有的標記,它是身體中一個米倉、油倉;儲存了脂肪,能換回來一些可用以生產能量的「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樂活知食 踢走都市病》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