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的聰與明

顧小培 | 2022-05-19
天下父母對孩子的關懷,真的是無微不至。小孩子只懂得玩耍,無憂無慮。縱然不免會遇到麻煩事,但都被爸爸媽媽包攬了。父母更會事事關心,日復一日地留意他身體呈現的變化,相應地伸出援手。

剛過去的母親節,有朋友在手機上傳來短訊,內容是多位名人小時候與媽媽的合照。其中包括李小龍、鄧麗君、谷愛凌、羅斯福、邱吉爾、孫中山、普京、特朗普、奧巴馬、希拉莉、馬雲、霍金、錢學森等。看慣了他們成年時的樣子後,現能得見其嬰幼的模樣,一面稚容,各各依偎着母親,沒有絲毫痕跡可以聯想到,每一人長大後的功業。不久前,攝影尚是頗費力的行為。這些照片在多年前攝製,相信都是十分稀有的。
現今人手一部的智能電話,令人人都成為現場攝影師,每天的經歷都能記錄下來,正是立此存照,將來若想要重溫,唾手可得。我的姪孫甫出生,他的父母悉心照顧之外,更不放過每一個攝錄的機會,差不多所有成長階段的歷程,都有相片甚至動態攝影留存。待他年長後與友儕共同回看,一定趣味十足。
天下父母對孩子的關懷,真的是無微不至。小孩子只懂得玩耍,無憂無慮。縱然不免會遇到麻煩事,但都被爸爸媽媽包攬了。父母更會事事關心,日復一日地留意他身體呈現的變化,相應地伸出援手。
在最先的3年間,小孩的表現有特別明顯的變易現象,那來自感官系統的進步,主要是「聰」(聽覺)與「明」(視力)。
在3個月大之前,突如其來的聲音已可以令嬰兒受到驚動。此外,他們會睜目到處看,喁喁低語(Cooing),再作出反應,咯咯(Gurgling)地發出聲音。從3個月到6個月,他們會懂得轉頭去尋找聲音來源,從而對可以發出聲音的玩具感到興趣;並開始有應對的意向,以他們有限的聲調表達心意。從6個月到9個月,開始知道別人在叫喚他們,懂得說「不」。從9個月到15個月,牙牙學語(Babbling),會說「媽」和「爸」,也會懂得聞歌起舞(動作),或跟着別人零星地唱和。從15個月到2歲,開始模仿大人的說話。從2歲到3歲:懂得用「我」、「你」、「他」這些代名詞,能告訴大人自己想要什麼東西;開始會做出簡單的互動交談。
上述過程,細心的父母能夠憑外觀察覺孩子生理上有沒有缺陷,例如聽覺方面。小孩子在成長中,非常依賴聽覺去認識周遭世界,再而促動他其他的官能。若有失聰之患,可以直接影響到他的智力發展,尤其是在4歲之前。因為那是學習語言的關鍵時刻。稍有差池,會妨礙到小孩的成長,包括學習、情緒及自信心。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樂活知食 踢走都市病》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