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眼症新療法:強力脈衝光治療(上)

林順潮醫生、梁曉瑩博士 、尹浩柟醫生 | 2022-06-20
乾眼症在香港和世界各地皆十分普遍,近年更有病人年輕化的趨勢。(網上圖片)

乾眼症十分普遍,常見症狀有眼睛乾澀、容易疲倦、刺痛及有異物感等,如果沒有適當治療,還可能影響視覺質素,嚴重者可導致角膜受損,進一步影響視力。乾眼症的成因主要包括:1.環境因素;2.眼表面炎症;3.瞼板腺功能失調;4.免疫系統疾病等。其治療需對症下藥,例如改善環境、補充人工淚液、抗炎及醫治瞼板腺問題和身體免疫疾病等。
以往治療主要集中在補充人工淚液,而現今隨着醫學科技發展,乾眼症的療法有了很多新進展,本文將為大家介紹一種在2021年2月由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批准的醫治方法:強力脈衝光治療(Intense Pulsed Light Therapy, IPLT)。
一)乾眼症:現代人常見眼疾
乾眼症是眼科門診中常見的疾病之一,在香港以至世界各地都十分普遍。由於淚水的分泌在正常情況下會隨着年齡增長而減少,所以乾眼症的病患以往以年長者居多,尤其是更年期的婦女受荷爾蒙影響,導致淚水分泌更加少。另外,近年來電子產品盛行,戴隱形眼鏡者人數眾多,乾眼症病人年輕化的趨勢日漸明顯。
傳統認為乾眼症主要原因是由於眼睛淚液分泌量不足造成淚液無法適當保持眼球表面濕潤。淚液膜及眼表學會於2017年更新了乾眼症的定義︰它屬於眼球表面淚液膜失衡的疾病,可出現眼部不適等症狀,而乾眼症成因眾多,淚液膜不穩定或滲透壓高、眼球表面炎症損傷及神經異常等都是可能的病因。
二)淚液膜結構
淚液膜是覆蓋在眼球前表面的一層液體薄膜。淚液膜主要功能包括:清潔角膜表面(不斷刷新的淚液,可去除角膜表面的異物與微生物,防禦病菌侵襲)和潤滑眼球表面,保持角膜的光學性能。
淚液膜可以分為3層:1.脂質層:淚液膜的最外層,主成份是油脂,主要由瞼板腺所分泌。在正常體溫下呈液態,可防止淚液蒸發。2.淚水層:淚液膜中層,由水和免疫蛋白等組成,是由淚腺及副淚腺分泌。除滋潤作用和給角膜供氧外,更有抗菌及殺除有害微生物、清除代謝物的功能。3.黏液層:淚液膜的內層。覆蓋於角膜上皮表面,黏性物質為主。主要由結膜上皮杯狀細胞分泌,具有高度的親水性,在角膜上皮層和淚液膜的淚水層之間形成親水介面,令淚液的水液層能均勻分布在角、結膜的表面(見下圖)。

淚液膜結構(圖中不反映真實厚度比例):從內到外分別是黏液層、淚水層和脂質層。其中脂質層由瞼板腺分泌的油脂構成。(作者圖片)

淚液膜的3層結構環環相扣,任何一層有問題,整個淚液膜的平衡性就會受到影響,而若淚液膜無法維持生理平衡,最終引致乾眼症。治療則需根據淚液膜不同的失衡情況,對症下藥,有淚水不足的情形,可以通過補充人工淚液治療;眼表面有炎症時,使用消炎眼藥水(例如類固醇等)來治療;針對油脂分泌異常,以往可選擇的一般是通過補充含油脂人工淚液來達到治療目的。隨着醫學科技發展,除藥物治療之外,病人現時可有更多選擇。
三)瞼板腺功能障礙(MGD)是乾眼症主要成因之一
在乾眼症眾多病因中,MGD是其中一個主因。MGD病人淚液沒有足夠的油脂進入淚液層中,因此油脂無法在淚液的最上層形成保護膜來減緩淚水揮發,而發生淚液膜生理失衡,出現乾眼症。這裏提到的MGD是慢性的眼瞼腺體堵塞,伴有腺體分泌功能不良的病變。淚液膜油脂成份是由眼瞼內的腺體(瞼板腺)所分泌,多排腺體位於上下眼皮裏面,開口位於眼瞼邊緣,排出油脂構成淚液膜外層。健康腺體所分泌的油脂在體溫下呈液狀,隨着每次的眨眼被擠壓釋放出來,油脂層減少眼淚揮發,使眼睛保持濕潤。當某些因素如年齡增長、使用假睫毛、清潔欠佳、酒糟性肌膚(玫瑰痤瘡)等皮膚病變之類,造成瞼板腺功能出現障礙,油脂溶點會上升,原本液狀的油脂逐漸變得濃稠,甚至變成固體狀油脂。這些性質改變了的油脂堵塞腺體開口,造成眼睛黏膩感和視線模糊,改變淚液膜平衡,產生乾眼症狀。
除了影響淚液膜質量,這些變質的油脂還會造成皮脂腺慢性發炎、囤積在眼瞼內層的油脂也會造成眼部酸脹感覺;而發炎因子持續的刺激,造成眼瞼緣血管增生,結膜也常常出現血絲,看起來像慢性結膜炎的表現。這些阻塞的油脂,又正是一些表皮細菌和蟎蟲等微生物的食糧,大量微生物寄居在皮脂腺和毛囊裏,反覆造成腺體和毛囊發炎,形成霰粒腫(眼瘡)或麥粒腫(眼挑針);待年紀漸長,長時間的眼瞼發炎,有機會導致眼瞼緣凹凸不平、毛囊排列錯亂,最終發展為睫毛倒插的狀況,成為困擾不少長者的眼疾。
科技日新月異,現在針對乾眼症有什麼安全有效的新治療呢?筆者將在後續文章裏為大家介紹。

撰文:林順潮醫生 眼科專科醫生、梁曉瑩博士 眼科與視覺科學博士、尹浩柟醫生 眼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乾眼症新療法,專科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