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聰明的

李維榕博士 | 2022-08-07
別低估家庭破裂所帶來的傷害,那種被拋棄和無助感所籠罩的悲憤,可能會成為孩子難以療癒的內傷。

這孩子我在6年前就見過,那時他6歲,很少說話,一雙眼睛特別清晰明亮,不停地凝視着身旁的每一個人。
那時他的父母剛剛離異,千愁萬恨仍然難以排解。孩子屏住氣息,小心翼翼,生怕自己會加添大人的情緒負擔。那一次見面,父母都清楚明瞭孩子的苦心,答應會合力解決彼此之間的矛盾,不讓孩子為難。
6年後再見面,孩子長大了很多,卻因為情緒失控,被送到精神病院關了一整個月。
這種情況讓人很心痛,無論對父母或治療機構,都是當頭棒喝!究竟這6年來發生了什麼問題,讓一個愛護父母的孩子,變成一個精神科病人?
我們知道孩子在面臨家庭破裂時,一時間的情緒及行為失控都是正常反應。如果父母處理得宜,他們便會慢慢適應,甚至從這經歷中增加對人際關係的了解和接納。但是如果父母長期處於情緒激烈的分歧,孩子就會被大人的矛盾綑綁,無法動彈。
在我們的臨床案例中,不斷地看到這個孩子的影子,在不同的階段出現;幾歲大的孩子,對父母的離異,一般的反應都很直接,往往會為父母的感情狀態而擔憂。到青少年時段,反應就不是那麼直接,尤其發現父母的需求與自己的需求有出入時,內心就會產生很大的衝擊。到了成人階段,這些長期無法解決的衝擊,很容易就演化成精神病患。怪不得我們團隊裏的精神科專家,每次處理這些青少年的案例,都會心驚膽戰,因為如果孩子的心結沒有得到適當疏導,很容易就會變成將來的病人。
那麼,什麼是適當的疏導呢?為什麼那麼難做到?
讓我們來嘗試分析下面一段母子的對話:
媽媽:「我們怎樣才可以溝通呢?每次與你交流,你都沒有回應,你要我怎樣說?」
孩子:「說了你也不會了解。」
媽媽:「你不說,我怎樣了解?」
孩子沉默。
媽媽:「是因為我對你爸的恨,影響了你嗎?」
孩子:「不是。」
媽媽:「我什麼事都跟你說,你有什麼不能跟我說的呢?」
孩子:「沒有!」
孩子不肯回話,我們往往就無計可施。上述孩子的媽媽是專業人士,並非不明白與孩子溝通的重要。只是作為一個長期與孩子相依為命的單親媽媽,自然會渴望孩子向自己盡吐心聲。但是別忘了這孩子比誰都了解母親的脆弱,怎麼忍心向母親表露自己內心對父親的渴望?
影響孩子性格
提起父親已搬離小區,孩子的大眼睛突然冒淚,忍不住說:「再也不能碰到他了!」跟着就再也沒有任何表示。很多人以為孩子沒有說話,其實他已經說了很多,包括他自己在服務回饋表上都有留言:「原來我是會表達的。」究竟他還要說什麼?我們才聽得明白?
原來這6年來,父母之間的恨意並沒有淡化,反而在處理孩子的問題上變本加厲。理性上母親不想孩子因為父母分離而失去父親,情感上卻感到父親像一隻蚊子揮之不去。在父母無法溝通的狀況下,父親四處找不同機構去投訴母親。他們的每一場仗,都是打在孩子身上。
6年來,專家們為孩子的行為作了一次又一次的診斷,而最牽動孩子的,卻是父母之間的不和。
父母不知道,在無法消除雙方怨恨的情況下,傳遞出來的訊息都是苦澀的,無論說什麼,孩子都聽得出那弦外之音。因為孩子不是用耳朵聽父母的話,而是用心去聽,他們會聽得出你心底的不甘心、徬徨和焦慮。你的心意孩子完全明瞭,他們知道對你忠心,就要放棄自己的正常需要和渴望;滿足自己的需要和渴望,就覺得背叛了你,這種困擾,足以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
要從父母開始
莊子在心齋的修煉中提出:聲音有天籟、地籟及人籟3種。天地所發出的聲音是自然的,人的聲音卻總是帶有目的。多說不如少說,少說不如不說,唯有相對而笑,莫逆於心。也許孩子最理解莊子的哲學,所以決定不回應,才是最好的回應。
有鑑於此,離異的父母在共同撫養的大前提下,必須首先處理好自己的情懷,洗滌心靈,讓心無雜念和芥蒂。否則無論怎樣包裝,孩子都只會感受到你的悲傷、憤怒和互相指摘。
母親問:「那我應該怎樣做?」
治療師回應:「如果我是聰明的話,我會界線分明。讓孩子知道,我對他父親的恨,不應該成為他的恨,他父親對我的恨,也不應該成為孩子對我的恨;孩子不必在我與父親之間作取捨,我不會讓我自己的情感需要,成為孩子的負擔!」
問題是,我們都不會是聰明的,尤其當內心存着傷痛的時候!
因此千萬別低估家庭破裂所帶來的傷害,那種被拋棄和無助感所籠罩的悲憤,一不小心,就會成為難以療癒的內傷。很多父母離異多年,仍是與前度永無休止地繼續糾纏,要孩子心無掛慮,還得從父母開始。父母和治療師都需要有所突破,才能化解某些執着。
道理很簡單:父母喜悅之情,會讓孩子身心暢順,一生受用;父母恩怨不清,孩子就如坐針氈,如果不能抽身,一生受困。
撰文 : 李維榕博士